Page 49 - ebook38
P. 49

ԭߕ˖ኪ޼Ӻɧɤϋjၽᝄ຾᜕



                  學理論、文化研究、亞裔/非裔美國文學和英國文學。講座中,李教授談到臺
                  灣亞美文學研究起先由小處著眼,特別強調華裔於美國生活的情況,其後逐漸
                  擴大關懷對象,延伸至日、韓等地區之亞裔群體。而就學術發展史的歷程來

                  看,劉紹銘教授可說是啟蒙人物,其於一九八○年代初期出版了  《唐人街的小說
                  世界》(臺北:時報文化,1981)、《渺渺唐山》(臺北:九歌出版社,1983)  二書,
                  內容雖非學術性的研究,而是譯介早期華裔美國文學作家、作品,其所關注議
                  題與切入角度亦與今日不同,但當時可供討論的文本並不多,且多收錄在選集

                  當中,劉教授可說是首開風氣,其在  《唐人街的小說世界》   序言中所言  「十年
                  二十年後的美華文學,自然另有一番新氣象」,亦可謂真知灼見。其後,張錯教
                  授出版  《黃金淚》(臺北:時報文化,1985),考證了當年華工於美國掏金礦、鋪
                  鐵路的苦難經歷,具有一定的紀實性。劉、張二人雖非華美文學的研究者,但

                  在議題的拓展上仍有引領之功。
                       李教授研究亞美文學始於美國進修時期,其時多元文化受到重視,在重構
                  美國文學的運動中,遂特別從族裔、性別等角度探討美國文學,也促使李教授
                  對於華裔作家的探討。一九九一年,中研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正式易名為歐美研

                  究所,研究員依據研究專長與興趣各籌組研究團隊,其中李教授與單德興、何
                  文敬等人關注華裔美國文學,多次籌組小型研討會,期能由「相交又逾越」的
                  跨文化研究,開拓臺灣研究視野。初期以國內研究學者為主要參與者,針對特
                  定議題進行討論,並將相關成果結集為論文集,如一九九四年單德興、何文敬

                  主編之  《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一九九六年何文敬、單德興主編之  《再現
                  政治與華裔美國文學》,為華文世界最早出版華美文學研究者,成為相關研究之
                  重要參考。





















                   圖二:(左圖):劉紹銘《渺渺唐山》、《唐人街的小說世界》;(右圖):張錯《黃金淚》
                                            (圖片來源:李有成教授)


                                                                                             49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