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ebook38
P. 51
ԭߕ˖ኪӺɧɤϋjၽᝄ᜕
迫,是一種具有入世精神與社會關切的學門;推動亞美文學研究可使外文學門
看待美國文學的角度更顯多元,鬆動過去對於 「經典」 的認知。另一方面,臺灣
亞美文學的離散 (diaspora) 與文化認同的研究成果,應也可落實於臺灣新住民
在臺的生活經驗,促成臺灣成為更多元開放的社會;亦可共同檢視亞洲地區在
歷經帝國侵略的創傷理解,以及在各自地緣、歷史、情境中獨特的發展道路,
作為我們反省自身的參照借鏡。
ܝা 1
在這場講座前一個月,李有成教授在中研院舉辦的 「知識饗宴」 講座中擔任
主講,講題為 〈與石黑一雄喝下午茶〉,主要是 「回憶」 2004 年李教授與 2017 年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在倫敦的一次下午茶約會時的對話。在那次對話
裡,石黑一雄談到他筆下的人物,很多都是經歷二戰背景或戰爭創傷的移民,
這也是李教授關注石黑一雄的文學的原因。他認為石黑一雄的文學對混亂動盪
的時代具有深刻的反省力量,而文化認同、文化衝突、離散、移民等,都會在
一個社會文化圈中形塑 「他者」。
李教授的專著 《他者》(允晨,2012),就是從文學與文化分析的角度思索
「他者」 的問題。凡是非我同類的異類,都可以 「他者」 稱之。李教授在書中談到
了跨國資本主義下的他者文化,也反映出帝國對他者的恐懼、排斥、迫害等,
他者文化背後也牽涉到現代戰爭、全球化與跨文化等議題。例如,這本書的第
三章是從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角度來分析科幻電影 《異形》(Alien)。電影中的
「異形」 就是被殖民侵略的原住民,為抵抗資本帝國的侵略而展開了激烈的反
擊。除了文化抵抗之外,這本書的第六章也透過李安電影 《臥虎藏龍》 和非裔美
國人的饒舌音樂來剖析在全球化、國際流動的脈絡下所出現的 「跨文化」 特色。
在此,或許可以引用 《他者》 的一段話作結:
ࠦ࿁˼٫də༆˼٫dוႩ˼٫dޟЇࣀॶ˼٫dൖ˼٫މІҢ݈ٙ
dίɓࡈʥ್̂တԈeง݉eʤܧٙ˰ޢ༁dவʔස݊ኪஔਪᕚd
ɰ݊ࡐଣபٙਪᕚf
ڝ
ݺਗࣛගj107 ϋ 4 ˜ 11 ˚ ɧ 9:00-12:00
ݺਗήᓃjͭʹஷɽኪΈూࣧਜɛٟɚɛ˖ཥᅂ
ݺਗাjͭʕ͍ɽኪ˖ኪ৫ɛ˖ӍᎲྠඟ
ݺਗᅂ˪j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bLCbZLriI
1 後記出處:李有成 (2012)。《他者》,臺北:允晨文化,頁 23。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