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ebook38
P. 15

ͳ̚੬อٙԭ๾ˮෂփjซ྅ၾ̦ྼʘග

























                        圖四:Stour 河出口為亞瑟王泛舟往羅馬的出發點  (圖片來源:蘇其康教授)




                  ̬e   ᕐࠠএഖʷٙ˖͉ෂᅧ

                       本次講座中,蘇教授除分享譯注過程外,更呈現實地勘查的相關照片,與
                  談人張錦忠副教授認為這是將文本裡的世界與外在歷史世界做相互對應。透過
                  探訪歷史遺跡來印證文本內容,不僅是跨領域、跨文化的閱讀,也具有深度文

                  化史的脈絡。可見文學研究具有不同面向,不僅止於課堂上、學術上的閱讀,
                  如蘇教授這般的實地走訪也是另一種  「閱讀」  的方法。蘇教授回應與會者提問時
                  亦指出,把文本研究、閱讀帶入地理實查過程中,對於自己所讀的作品能在實
                  物實景中具體呈現固然可喜,但同時也發覺當地對於自身文化資產的輕忽,難

                  免有所失望,相較於當地民眾的漠視態度,亞瑟王故事透過不同載體仍有廣泛
                  的流傳性。如 2017 年即有一部取材於此的電影作品,可見其故事深具影響力。
                  對此,單教授提及  「雙重脈絡化」(dual contextualization),認為翻譯不能局限文
                  本,同時需帶入文化與脈絡。原作有其脈絡,譯作亦能發展其脈絡。單教授亦

                  稱許蘇教授為彰顯其歷史與文化特殊性,進行實地勘查的用心,也期盼此次譯
                  作能在華文世界樹立一個良好的典範。




                  ʞe   ᆀԈɛ˖પᄿ

                       鑑於臺灣學界投入經典譯注的學者不多,蘇教授此譯作可謂  「不求名不求
                  利」,特別是在繁忙的行政庶務與教學研究中完成該項工作,可謂勞心勞力。與

                  會聽眾對於蘇教授如何掌握、鍛鍊翻譯的能力感到好奇。蘇教授回應,譯者首


                                                                                             1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