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ebook39
P. 28

୚ᛘၽᝄࠬ౻jᖯ໢ٙ་ၾࣛ˾



               王文仁:
                    羅葉的創作生命跟社會政治連結在一起,他常以臺灣為關懷場景,用一種
               比較鄉村、在野的角度,去觀看臺灣都市化的發展。他專注內在精神探索,也

               悉心在生活現場觀察剖析,〈我願是妳的風景〉  和  〈我的國家〉  就有這種對話關
               係。他擅長避開濫情的抒情,藉詩說理。但我們很容易被他的作品感動,因為
               你看到的就是一個深情熱愛這個島嶼的人,試圖用生命去寫下這樣的作品,企
               盼我們的國家走出自己的光明。



               劉正忠:
                    羅葉詩有多聲調,他沒有放棄詩藝的探尋,但也有很直白的時候。劉克襄
               的政治詩寫得不錯,很有時代感,如果要找一位政治詩跟羅葉最接近的前輩,
               可能就是劉克襄。好的詩最後會形成一種  「代言」  效果,替時代或認同相似的人

               說話,這首詩就能延續,這種代言是羅葉很強的能力。他的面向很多,我們有
               時候會不小心聽到他內心的呢喃,或者他對美的剎那的神思、嚮往,    「多面向」
               代表這本詩集有不斷讀下去的可能性。



               楊佳嫻:
                    我們常肯定羅葉抵抗威權、表達臺灣文化的作品。但對我來說,羅葉這些
               詩,跟他其他優美細微的詩,分量是一樣的。〈檳榔妹妹〉、〈我的國家〉  確實表
               達了一種現實,但  〈風乾的魚〉  也是一種,他也具有代言效果,一樣能讓情感細

               膩的讀者,感覺被代言跟吸引,這兩邊我們可以公平看待他。

























                                             圖二:與會者提問


               28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