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ebook38
P. 8

ɛ˖ӍᎲ



               中,這樣的舞蹈已成為肩負宗教意涵與文化展演的表演藝術。活動現場的儀式
               則是為了取悅神靈,趨吉避凶,祈求活動圓滿。
                    此次的音樂體驗設計,分別源自緬甸宮廷音樂系統的室內樂與室外樂  (即

               塞恩音樂)  兩種型態。室內樂在宮廷中是由緬甸豎琴、木琴、竹笛及三弦等樂器
               所組成的小型樂團,但後來緬甸受英國殖民,致使宮廷藝人流入民間,室內樂
               遂與民間曲藝合流,逐漸轉化成由一位歌者及一位器樂家組合而成的二重奏形
               式,講究兩者之間「參差」及「對比」的音樂張力美學。呂博士談及緬甸原本

               沒有書寫的記譜法,故使用不同音節所組成的口訣來背誦,每個音節代表著彈
               奏在樂器上所發出來的不同聲音,此套方法與中國的  「鑼鼓經」  雷同。



























                           圖三:緬甸室內樂團  (竹琴與豎琴)(圖片來源:呂心純博士)


                    而室外樂  (也就是塞恩樂團所使用的樂器)  主要包括幾個鼓組、鑼組、其他

               敲擊樂器與緬甸嗩吶。領奏之一的圍鼓,由二十一個不同大小的鼓所組成,演
               奏者透過各鼓面聲音的高低、身體動作之大小,引領整個樂曲進行,與嗩吶同
               屬於領奏的核心地位。相對於中國嗩吶吹嘴之簧片僅有雙簧,緬甸嗩吶則有六
               或八簧,因此演奏時更需技巧。另一個吸睛的對象,則是由鴨翅、象鼻、牛

               蹄、魚尾、鹿角等五種動物最有力量之部位所組成的  「五不像」。因其身負懸掛
               重達三、四十公斤之大鼓的主要任務,成為宣示皇家權勢力量的象徵。在樂團
               中,上述樂器僅會有一組存在。由不同材質所製成的樂器有各自的音色光譜,
               因此音響在相互搭配下各具風貌、也交相輝映。





               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