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疫苗40週年

menu選單

標題:抗肝炎英雄:B肝發現者
按鈕:回到上頁按鈕:00回到上頁
按鈕:01_B肝發現者按鈕:01_B肝發現者
按鈕:02女力當自強按鈕:02_女力當自強
按鈕:03_基礎醫學按鈕:03基礎醫學
按鈕:04_臨床醫學按鈕:04_臨床醫學
按鈕:05公衛推動按鈕:05公衛推動
巴魯克
1963年布隆伯格教授發現了B型肝炎病毒,並於1965年發表,在1966年提出澳大利亞抗原與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間有密切關係,可能通過輸血傳染。 布隆伯格等人提出的用人類血液病毒的一個子單位做疫苗的想法,默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想法對疫苗的製備有重要意義,於1971年從布隆伯格所在的研究機構獲得許可,開始了B肝疫苗的應用研究。經過多年大量的研究和測試,終於研製成功從血液中提純B肝表面抗原製備的B肝疫苗的產品,該疫苗能提供高於90%的B肝免疫力,用血液生產的疫苗1981年投入使用。
獲獎紀錄
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莫里斯 希勒曼
1981年,希勒曼和他的團隊將血清和胃蛋白酶、尿素及甲醛混合後再過濾,得到的產物可以作安全的疫苗,1986年升級了該疫苗。截止2003年,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使用了該疫苗。希勒曼認為B肝疫苗是他公司(默克藥廠)所取得的最大的成就。由於B肝可以引發肝癌,希勒曼的疫苗也被認為是第一種抗癌疫苗。在臺灣,該疫苗的使用,使得幼兒肝炎的患病率降低了99%
畢思理
畢思理博士為美國籍內科醫師、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教育學者, 1972年二度來臺從事B型肝炎研究,1975年證實母子垂直感染,1981年證實B型肝炎與肝癌發生具相關性。集結臺大小兒科醫師黃綠玉、臺大公衛所林佳青教授以及研究生陳建仁、涂醒哲,還有臺大小兒科醫師張美惠協助小兒肝炎篩檢,證實B型肝炎疫苗施打,有效阻斷B型肝炎帶原垂直感染,大幅降低1984年以後出生國人B肝帶原率。
延伸閱讀
總統接見美國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畢思理夫婦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877
B肝發現者B肝發現者
女力當自強女力當自強
基礎科學基礎科學
臨床醫學臨床醫學
公衛推動文官公衛推動文官
返回上頁按鈕:回到上頁
MOST科技部 logo
  • 首頁
  • B肝大事記
  • 抗肝炎英雄
  • 肝炎聖戰
  • 肝病科普小教室
  • B肝40線上論壇
  • PaGamO
  • 最新消息
web counter
  • 電話:02-2352-6800 #885
  • E-mail:jimmy@mail.caita.org.tw
  • 中文

    中文中文
  • 英文

    EnglishEnglish
MOST科技部 logo
最新消息
News
B肝大事記
History
抗肝炎英雄
Heros
肝炎聖戰
Video
肝病科普小教室
Classroom
B肝40線上論壇
Forums
B肝小學堂
Games

聯絡我們

  • 電話:02-2325-6800#885
  • E-mail:jimmy@mail.caita.org.tw

科普清單

疫苗怎麼保護你

3:34

終結臺灣國病-B肝疫苗

7:08

B型肝炎防治

4:39

B型肝炎病毒發現史

4:46

下一個40年,臺灣醫學繼續守護你

1:30

Medicine Of Taiwan, Our liver protector

1:30

線上論壇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