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評Yo-Ping Huang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兼校長

學歷
-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 (Texas Tech University) 電機博士 (1992)
- 大同大學電機碩士 (1985)
- 大同大學電機學士 (1983)
經歷
-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長 (2011/2 ~ 2015/8)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 / 講座教授 (2008/2 ~迄今)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兼主任秘書 (2008/2 ~ 2011/1)
個人勵志銘
當研究可以利他、解決產業的需求與痛點,只要鍥而不捨,你將發現研發之路並不孤單,沿路會有繽紛亮麗的花朵伴隨。
人工智慧物聯網搭配控制系統 解決產業應用痛點
本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三個領域,分別是智慧醫療、智慧檢測及智慧農業。
在智慧醫療領域方面,長期與榮總、長庚醫院合作,研發重點鎖定如何量化分析症狀、早期發現、達成精準醫療目標。與北榮復健醫學部合作開發一套針對巴金森氏病患者進行 LSVT BIG 復健用之系統,研發成果解決了臨床上復健療程三大困擾的問題:(1) 患者回家後是否有依照療程進行復健? (2) 每次復健多久? (3) 復健過程如何追蹤與量化分析?
另外並與林口長庚眼科部合作開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早期篩選系統,先篩選沒有異狀的影像檔,讓醫師更專注判斷有疑似症狀的眼底攝影照片,節省醫師的寶貴時間。
在智慧檢測領域,合作單位有友達、宏碁、宜昇,針對面板製程產生的細微瑕疵,我們的技術不僅可自動定位與切割瑕疵位置,更可辨識瑕疵種類,對同一種產品辨識準確率可達 97% 以上;同時,可大幅降低針對新產品需重新收集許多新樣本、再重新訓練 AI 模型所需花費的成本,達成檢測準確率提升、降低少量多樣重新學習時間與人工檢測的成本。
在智慧農漁業領域,合作單位有富宸、峰漁、逢霖生技,主要是利用人工智慧與自動控制技術來解決農漁業面臨的問題。在養殖方面,我的主要創新點有四大項:研發以水面波紋變化來最佳化控制噴灑餵食飼料量;設計以三角網系統來估算最佳飼料餵食量與判斷白蝦活動力;對於魚塭水質監測改以抽水到岸上桶子來量測之方法;魚蝦苗計數系統則是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架構與影像處理技術來自動計算,達成高準度,同時改善長期以來使用人工計數費工又不準的痛點。
得獎感言
今年 2 月 25 日接獲許多好友恭賀,原來已正式公布我獲得 110 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這真是無比榮幸與僥倖,在學術生涯奮鬥多年,終於能夠獲得肯定與獎勵。
獲得這份榮耀,除了謝謝我的太太、兒子、女兒的支持,特別感謝我服務過的臺北科技大學、大同大學、大葉大學,以及研究室過去與現在的所有同學的通力合作,讓我有發揮的舞台。謝謝李祖添前校長的持續支持與協助、控制學門前召集人陽明交通大學吳炳飛講座教授的愛護與指導、現任召集人中央大學李柏磊教授的鼓勵、科技部長官、傑出獎審查委員及許多先進的厚愛,讓我能獲此殊榮。
謝謝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教職員工生與澎湖鄉親願意接納我來學校服務,我將帶領學校朝「島嶼產業應用型科技大學」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