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子元Tzyy-Yuang Shia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傑出研究獎

學歷

  • 美國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機械工程生物力學博士 (1993)
  • 美國 Bradly University 機械工程機械設計碩士 (1989)
  •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學士 (1986)

 

經歷

  •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總召集人 (2018/7 ~迄今)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2017/1 ~迄今)
  • 臺灣運動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2014/5 ~ 2019/12)

個人勵志銘

「沒有速度,就不叫創新」。
運動科學研究,不但要多元跨域,也要結合實務,更要與時間賽跑。

研究及推廣運動科學 提升競技與促進全民健康

本人近年來應用運動科學研究於競技與產業,持續深化學術研究並強化應用價值。近五年研究成果除了發表學術論文於國內外運動科學重要期刊,亦取得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並技轉給國內運動產業,並於109 年榮獲國家發明創作獎。

本人長年參與運動產業之研發工作,積極將運動科學研究導入運動產業,協助臺灣運動產業科技化,進而提升臺灣運動產業的研發能量及競爭力。近幾年更積極推廣研發成果,輔導新創產業創立臺灣本土品牌進軍國際,產學合作對象以往主要為傳統運動產業,近年更增加科技產業甚至新創公司,已將運動科學成果由協助個別產業研發,進一步擴展到實際商業應用甚至產業轉型。

本人長期參與國家訓練中心之運動科學工作,擔任運動科學總召集人,整合國內運科資源,整體協助國家隊,建構運動科學支援國家競技運動之機制,增進運動科學研究與訓練實務之整合運用。這幾年臺灣在幾次重要國際運動賽會都獲得佳績,如 2017 年臺北世大運、2018 年雅加達亞運,運動科學皆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展現臺灣競技與運動科學的實力,尤其在 2021 年東京奧運創下臺灣參賽最佳成績,顯示運動科學支援訓練已見成效。

此外,為了將運動科學更廣泛地應用至各階層競技教練選手及相關產業,於 2019 年建立一運動科普知識推廣網站--- 運動科學網,每周撰寫一篇運動科普文章,並提供文章在其他社群媒體網站轉載,總點閱數已超過 50 萬筆,藉由此科普知識推廣,擴大對競技及產業的協助,服務學術社群並貢獻社會。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再次獲獎,心情與第一次獲獎有很大的不同,喜悅的心情很短暫,取而代之的是「感恩」,榮耀的感受變少了,反而感到「責任」變重了。

「感恩」自己能在科技部與學校營造的優質學術環境裡,與學術界的前輩及同儕相互鼓勵與提攜,往既定之目標發揮所長;「責任」是要承受社會對運動科學研究社群的期望與壓力,進而引導年輕學者、提攜後進,回饋所屬之學術社群。

運動科學在臺灣是一個相對弱勢的學科,傳統觀念將運動科學侷限在體育課與運動員,其實運動科學已是一個廣泛應用與多元發展的重要領域,近幾年已有多位學者獲得科技部重要研究獎項,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優秀的年輕學者投入,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傑出的運動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