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國Eric Tswen-Gwo Wang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傑出特約研究員

學歷

  •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企業管理 (電腦資訊系統) 博士 (1993)
  • 美國華盛頓大學 (西雅圖) 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1987)
  • 東海大學會計系商學士 (1982)

 

經歷

  • 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2004/7 ~ 2007/6)
  •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1998/8 ~迄今)
  •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1993/8 ~ 1998/7)

個人勵志銘

人生最重要的貴人或許是那些在你最困難時,還狠狠踹你一腳,把你逼到牆角而讓你發揮最大潛能的人。

研究供應鏈管理 找出提升彈性與韌性的方法

我早期的研究,主要利用有高管理相關性之經濟理論為研究基礎,如代理理論、交易成本理論與產業經濟等,研究則橫跨應然與實然觀。研究在既有基礎上,發展進一步應用於資訊管理的新理論與主張,並提供創新的管理意涵。早期以建立解釋性數理模型來解釋實務上一些產業的現象,之後則專注於運用本土資料的實徵研究,將本土資料產生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知名的國際期刊。

較早期的研究議題環繞在資訊系統內部控制與誘因、資訊系統委外、跨組織資訊系統運用與衝擊之上。較後期則專注於實徵研究,由過去較多純粹理論推演進入到產生以理論為基礎的實證性研究,並藉以產生新的理論觀點。這時期的研究除了從早期即持續不斷與跨組織資訊系統與供應鏈相關的研究外,更涵蓋多項重要主題,如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資訊系統專案與導入、電子商務等。我在不同的研究主題提出了不同的理論與觀念,如供應鏈的虛擬整合理論、延伸交易成本理論的委外治理選擇、企業資源規劃資訊系統的來源國理論、系統治理均衡的理論構念、系統導入階段間骨牌效應的學理等。

最近期的研究則專注在面對各種天災人禍,企業如何強化自身與供應鏈的彈性與韌性,這也是全球企業與產業,乃至於國家都需面對的議題。這些研究成果除了對於與資訊系統相關的現象提供理論的解釋外,研究的管理意涵也能協助企業在尋求供應鏈伙伴時,如何與為何能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產生經營效能,以能有效地產生持續的競爭優勢。

傑出特約研究員

得獎感言

一位學者能在學術上產生一定的成果,除了自身對學術的熱情與投入外,無論是學習時的師長、合作研究的同儕與指導的研究生,都扮演相當重要、教學相長的角色。

除了那些提示我一些學術研究應有的認知、態度的師長外,我更感謝那些無論是在英文寫作或艱深課程上把我逼到牆角的老師,沒有他們,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與多強的韌性,這樣的經歷也幫助我渡過後續人生中數次的艱困低潮。

當然國內外對我學術路上有所提攜、幫忙的好朋友相當多,我在此要特別感謝江俊毅教授多年的朋友之誼,以及在學術活動、指導學生與研究上的協助與合作。當然我可愛的研究生們也讓我的日子更有挑戰性,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