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群Su-Chin Chen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傑出研究獎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所博士 (1990)
  •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所碩士 (1984)
  •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學士 (1982)

 

經歷

  • 科技部生科司生農環境與多樣性學門召集人 (2013/1 ~ 2015/12)
  •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 (2012/8 ~ 2018/7)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坡洪組召集人/ 監事 (2010/1 ~ 2018/10)

個人勵志銘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我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

為河川把脈 營造生態與人類共榮共存的環境

1991 年起任教於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從事水土保持研究超過 30 年。發表期刊論文 200 餘篇,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20 餘項。2005 年獲德國紐倫堡世界發明展金牌,2007 年獲中興大學傑出學術研究「興大之光」,2008 年獲中華民國國家發明創作銀牌獎,2010 年獲國科會技術移轉獎勵,2013 年獲中興大學產學合作技術轉移績優獎(技轉金超過200 萬),2014 年獲經濟部水利署「水利事業貢獻獎」,2015 年 3 月獲邀參加位於日本仙台的聯合國世界減災會議擔任專題講者及主持最後專業評論,2018 年獲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2022 年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研究重點包括河相演化、輸砂力學、生態水文學、防災工程創新設計等。強調學術發表須與技術創新結合,具有接軌世界之創新且永續的構想。建構的河川五層分類法則、可調式防砂壩、魚骨型魚道設計、坡面災害防治系統、集水區土壤沖蝕量估算方法及系統、橋墩之導水防沖刷裝置,已被學術界及工程界廣泛採用。自1996 年賀伯颱風以來從未間斷參與坡地災害調研工作,只要發生坡地災害,現場就有研究室團隊,以「研究本土化、論文國際化」為準則。

在以數值分析為趨勢的環境下,反其道而行,在中興大學惠蓀林場蘭島溪建構全球首座原尺寸土石流及堰塞湖實驗場域,試驗過程及研究數據與多校團隊共享,同時也成為防災環境教育場域,目前已是國內外具高知名度的教研場域。近年來更將研究轉向氣候變遷下的複合型災害及災後景觀生態復育等,期許將臺灣脆弱化的山坡地,營造成生態與人類共榮共存的環境。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我是一個資質駑鈍,澎湖鄉下長大的平凡孩子,較為不同的是很愛讀雜書及數學推理。大三時就立定「為河川把脈」的志向,且有毅力又認真地投入研究。

三十多年來在中興大學任教,如今得獎滿懷感恩。首先要感謝歷年研究室超過百位的學生、助理及博後,在相處融洽的氣氛下持續累積研究成果,讓看似冷門的水土保持得以首次擠進傑出研究之列。其次要感謝我的牽手-王英純與我甜蜜攜手邁入珍珠婚,她全心支持我的研究,讓我無後顧之憂,並遵循聖經原則教導兩個孩子成為社會中堅。

最後,我很感謝引領經歷高山低谷的上帝。這個獎不是我努力就會得到的,而是上帝給我的禮物。得獎當然可喜,但這輩子有圍繞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指引我道路的上帝同行,才是恩典滿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