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乃立Nae-Lih Wu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終身特聘教授

學歷
-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化工博士 (1987)
- 國立臺灣大學化工學士 (1980)
經歷
- 科技部化工學門召集人 (2021/1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系主任 (2004/8 ~ 2007/7)
-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 教授 (1988/8 ~迄今)
個人勵志銘
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好。
開發先進電極材料 實現便宜又安全的儲能電池
對於永續綠色能源的發展,開發成本低廉且具高容量與高安全性的儲能電池,為極具重要性的科研議題。本人聚焦於電化學儲能相關領域研究近 20 年,研究主題包括超高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主題兼顧機制學理的基礎探討與創新材料的開發應用。
在超高電容器研究中,本人首創結合電化學石英微天平(EQCM)與臨場(operando)同步加速器X 射線分析技術,以闡明各種類電容材料的電化學作動機理,並成功開發出包括磁鐵礦(Fe3O4)、尖晶石 MnFe2O4 等,廉價而性能優異之新型超高電容電極材料。
在鋰離子電池方面,有鑑於其實際性能指標,如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及安全性等,主要取決於電解液與電極活性材料的界面性質,因此首創提出軟質人工固液間相膜(soft artificial solid-electrolyte interphase; ASEI)的技術概念,製成面膜狀的塑膠材料批覆於電極材料的表面,利用其具鋰離子親和力強的特性,使快速充電過程中產生的鋰晶體會依附電極表面,進行平面生長,因而避免鋰枝晶的生成,降低電池短路的危險。使同時兼顧鋰電池的功率密度及安全性,將有利於發展綠能產業所亟需之安全大型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
得獎感言
努力的研究成果能夠獲得肯定,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終究對社會能有貢獻。我很感謝科技部( 國科會) 多年來提供研究經費補助,使本人得以長期持續地進行心目中規劃之研究工作。
今天個人的研究成就,當然是過去在本人實驗室中的研究生們努力,一屆傳一屆的成果累積。我希望與他們共享這份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