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暉 Ming-Whei Yu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 (1991)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1986)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 (1984)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 (2006/8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學系系主任 (2000/8 〜2003/7)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1997/8 〜迄今)
個人勵志銘
從困難中摸索,不斷前進與成長。
探索 B 型肝炎相關肝癌自然史 評估長期罹病風險
個人研究著重從人群為基礎的研究出發探索 B 型肝炎相關的肝癌之自然史、建立長期追蹤研究、發展生物標記、建構多重危險因子多階段致癌模式,藉以評估短期與長期罹病風險,做為肝癌預防與控制的基礎。
臺灣是 B 型肝炎高盛行地區,雖然 B 型肝炎為肝癌的主因,但其自然史多變,人與人間不同。我的研究團隊估計慢性 B 型肝炎帶原者 70 歲以前肝癌終身罹病的機率,有一等親與無一等親肝癌家族史者各為 24% 與 9%,因此尚有其他因子決定罹病風險。
團隊從肝癌罹病風險的異質性著手,探討內生性( 家族聚集、遺傳基因變異、性荷爾蒙) 與外生性因子包括病毒 ( 病毒量、病毒基因型與突變) 與非病毒因子( 黃麴毒素、生活飲食習慣、代謝危險因子、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複雜的交互作用,並研究潛在致癌機轉,利用危險因子、生物標記發展人群罹病風險評估的機制。
由本人主導的研究成果,已有 18 篇代表性著作刊登在腫瘤學及腸胃與肝病學領域的一流期刊包括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Gu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廣泛被國外重要的期刊論文及癌症流行病學教課書引用。
得獎感言
感謝團隊研究生與助理的努力,讓我不斷的學習與成長、掌握世界脈動、迎向嶄新視野,時時感到得天下英才而教學相長的喜悅。即使那些徹夜難眠的黑夜,失敗的經驗總比別人看得見的成功多,每天也充滿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充實與快樂。
衷心感謝栽培我的博士班指導教授 ─ 陳建仁教授,猶記得老師當年一字一句的修改我的英文論文,老師的辛苦造就今日的我。感謝過去與現在長期合作的前輩與專家學者,尤其要感謝廖運範教授和陳培哲教授,總在論文初稿提出許多問題與意見,獲益良多。
感謝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主任林志陵醫師、臺大肝炎研究中心劉俊人教授、北醫肝臟中心黃奕文主任、以及國泰醫院肝臟中心胡瑞庭主任的長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