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人Jer-Ren Yang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學歷
- 英國劍橋大學材料科學及冶金學博士 (1987)
-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碩士 (1980)
- 國立成功大學冶金及材料工程學士 (1978)
經歷
- 台灣顯微鏡學會理事長 (2013/3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1993/8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1988/2 ~ 1993/7)
個人勵志銘
構成快樂的重要因素是:有所作為、有所摯愛、有所期待。
致力電子顯微鏡分析技術 開創奈米晶體原子級影像解析
本人於1988 年至臺大材料所擔任教職,從未間斷在先進鋼鐵材料顯微組織分析之研究,至今已達 34 年,長期投入國內鋼鐵公司之產學合作,聚焦於先進鋼鐵組織研發,在材料顯微結構、奈米結構、原子結構的分析,已獲得許多先進合金鋼之開發經驗與成果,國內大鋼廠推出的大部分新型鋼種,皆有本人研究團隊之參 與開發。
其中最顯著的成果,包括協助中鋼公司開發成功的高強度高韌性鋼板應用於臺北 101 大樓,以及應用於油管( 臺灣西海岸線)、船舶及汽車之高強度鋼板,協助榮鋼公司開發 17-4PH 析出硬化不銹鋼、含銅合金鋼以及雙相不銹鋼等特殊鋼種之研發。另外,10 多年來參與東和鋼鐵公司研究計畫,協助東和鋼鐵公司開發的 40 層以上超高樓層結構鋼,亦已有重大突破。近年也已成功開發奈米級碳化物強化結構用鋼,被廣泛應用於卡車之大樑、汽車之防撞鋼樑、安全汽囊零件等汽車部件,發揮大幅節能效用。本人研究團隊亦致力於新型奈米變韌鐵之合金鋼及奈米變形雙晶之高熵合金研發,應用於新型防彈板。
本人多年來使用電子顯微鏡於鋼鐵奈米組織研究,成果獲得國際相關學術單位的肯定:2014 年獲得英國材料及礦冶學會頒與會士榮銜(FIMMM, Institute of Materials, Minerals and Mining, IOM3, Fellow);2017 年 11 月韓國顯微鏡學會 50 週年慶,獲頒第一屆韓國顯微鏡學會會士榮銜。多年來致力於材料結構分析,使用高角度環狀暗示野之掃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從事晶體結構研究,累積了許了經驗,近年來利用 HAADF/STEM 技術,在鋁合金之奈米晶體析出物之原子級影像有重大突破,使得鋁合金析出物原子級影像領先國際相關領域。針對「次埃解析度 (sub-Å) 原子結構研究與應用」,本人帶領的團隊於 2021 年 8 月獲得國家實驗研究院「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特優獎,研究團隊成員來自臺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中興大學、日本京都工業大學、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美商 E.A. Fischione Instruments 共同組成,為臺灣電子顯微鏡科研發光發熱,貢獻良多。
得獎感言
本人非常感謝材料學門先進的推薦,才能獲得傑出研究獎殊榮。本項榮譽要歸功於一起鑽研材料結構分析的實驗室研究團隊,謝謝優秀研究生們,由於他們的長期努力,才得以產出豐碩成果,同時能不斷累積許多珍貴經驗,對於新的研究方向總是充滿動力。也要感謝國內中鋼、東和、榮剛公司長期資助產學合作,以及巴西世界著名的鈮礦大廠─ CBMM 公司之合作,讓我的研究團隊有與時俱進的前沿研究成果。
也要謝謝我的家人,總會體諒我的時間,給我最大的支持及鼓勵。最後,我要感謝恩師陳力俊院士對我在學術的啟蒙,讓我對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之學術與工程應用,始終抱持高度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