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樺Hong-Hwa Chen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蘭花研發中心主任

傑出研究獎

學歷

  •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博士 (1991)
  • 國立師範大學生物系學士 (1982)

 

經歷

  •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2007/8 ~迄今)
  • 國立成功大學熱帶植物學研究所所長 (2009/8 ~ 2012/7)
  •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代理院長 (2009/8 ~ 2010/7)
  •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2004/2 ~ 2005/1)
  • 法國Perpignan 大學植物基因體及植物生理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8/10 ~ 1999/2)
  •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教授 (1994/8 ~ 2007/7)

個人勵志銘

勇往直前,決不放棄。

投入蝴蝶蘭基礎研究 建立蘭花基因資料庫

蘭科植物和它們的授粉者有高度交互作用,一般以視覺或嗅覺吸引授粉者前來拜訪及完成授粉,因此蘭科植物具有優美的花形、豐富的顏色,以及散發出各種香味。蝴蝶蘭是目前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盆栽園藝作物,溫暖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蝴蝶蘭的產地,而臺灣地理位於太平洋西緣,一年四季如春,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蝴蝶蘭生長,蝴蝶蘭更是臺灣目前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每年外銷產值約有 60 億臺幣。

百分之七十的蘭花為景天酸代謝植物,葉片肥厚多汁、能耐乾旱逆境。其根部能和真菌共生,增加養分吸收的效率。因此,蝴蝶蘭可以提供植物學很多基礎研究的課題。本人自 1996 年即投入蝴蝶蘭基礎研究,包含建立蘭花基因資料庫、蘭花花部形態發育、蘭花花香功能基因體學、蘭花花色功能基因體學,以及利用瞬時基因轉殖及基因靜默等技術進行基礎及應用農學的研究。

針對蓓莉娜蘭花香味的化學成分,鑑定生合成代謝路徑及其關鍵酵素、香味生合成酵素之表基因現調控、探討花香釋放受光照及日周期韻律調控,以及花香氛子釋放到大氣層之機制。於 2010 年底成立蘭花研究中心,結合跨校、跨領域之研發能量以進行合作研究。進一步,於 2012 年成立「蘭花生技產學聯盟」,為產業界提供研發能量。此外並進行多項國際合作計畫,分別和法國、美國、韓國及中國等合作,成果豐碩。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自 1996 年開始研究蝴蝶蘭後,即期許必須將臺灣的蘭花研究推上國際舞台,並站在巔峰成為國際蘭花研究的領頭羊。在蘭花 25,000 多種中,努力將臺灣的原生種– 姬蝴蝶蘭 (Phalaenopsisequestris) 塑造成為蘭科植物的模式植物。

最重要的,這些努力和決心能夠影響年輕的下一代,建立他們對自我美好文化的認同感,更進一步建立對自己研究課題的自信心。繼 2015 年第一次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以來,這次是第二次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這是對整個蘭花研究團隊的肯定,是大家的榮耀,也是蝴蝶蘭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