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中明Chung-Min Liao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傑出特約研究員

學歷

  • 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工程系博士 (1988)
  •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系碩士 (1984)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2006/8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1996/8 ~ 2006/7)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1992/8 ~ 1996/7)

個人勵志銘

正實迅慧,中虛為明。

運用數理模式與分析 探討生態毒理與人類健康

室內空氣品質、生態毒理模擬及風險分析、環境流行病學模擬及人類與生態風險評估,皆為本人領導生物系統與模擬控制研究室歷年研究之題材。運用數理模式與分析方法,可系統性探討時下關注之生態毒理與人類健康議題,並提供環境改善與政策擬定之見解。

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分述如下:

一、塑膠微粒對水域與陸域生物之毒理動力 / 毒理動態模擬及暴露風險評估:探討之生物包含小鼠、海洋貽貝、斑馬魚、吳郭魚、珊瑚及土壤生物。由毒理動力 / 動態評估、韋伯閾值模式及生態風險評估所得之結果,可應用於快速檢測及評估各種塑膠微粒濃度暴露下所誘發之毒性影響。嚴謹之塑膠微粒閾值可做為環境管理之建議值,且可提供人體攝食風險評估計畫建立之工具。

二、養殖物種水生病原傳輸動態之模擬及感染控制策略:探討之病原包含吳郭魚湖泊病毒、雙核醣核酸病毒、神經壞死病毒及親水性產氣單胞菌。傳輸動態模式不僅可用以推估流行病學參數,亦可模擬養殖物種暴露於病原之族群動態,而建構之疾病控制模式,更可用以評估措施介入對疾病傳輸之影響。深入了解疾病之流行,有助於更有效之疾病控制策略之決定,提出以流行病學為基礎之架構,於未來能實際應用於水產養殖場,以改善或建立疾病之控制方案。

三、市售噴劑產生之氣懸銀 / 二氧化鈦奈米顆粒之人體暴露風險評估:提供具系統性之方法,評估因長期暴露噴霧產品釋出之氣懸奈米銀與奈米二氧化鈦所產生之潛在健康風險,並提出使用建議,以避免危害發生。

傑出特約研究員

得獎感言

首先,感謝科技部肯定我的研究成果,給予支持與獎勵。能獲選為傑出特約研究員,除了須感謝我的啟蒙老師,我亦由衷感謝這些年付出時間與我共同執行研究的學生們,因為您們的勤奮努力,我們才能夠一同激盪新穎、有趣的研究題材,並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我非常享受與您們共同研究、互相學習及一起歡笑的時光。

最後,感謝臺灣大學提供如此良好的研究環境與氛圍,讓我過去與今後皆可專心致志於學術創新研究,並持續專注於培育學子,期望研究與教學成果能回饋社會,以不枉國家對我的支持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