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宛珊Christina Tsai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學歷
- Ph.D.,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01)
- M.S., Applied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00)
- M.S.,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97)
- B.S.,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5)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2021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2013 ~ 2021)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土木結構與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 (2009 ~ 2013)
個人勵志銘
“…I do not consider myself yet to have taken hold of it. But one thing I do: Forgetting what is behind and straining toward what is ahead..” (Philippians 3:13)
致力水利水文基礎研究 聚焦序率泥沙運動力學
本人的專長為水利工程及應用數學,長年致力於水利水文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暨其工程應用,指導的研究團隊深耕聚焦於序率泥沙運動力學、極端氣象水文事件分析與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等前瞻性課題。
特別一提的是,本人以「序率數學方法」為「泥沙運動力學」開啟嶄新的思維方向;由於泥沙粒子於自然河川的運動行為及其濃度的時空分佈決定了地形地貌、水庫淤積程度及其壽命,進而影響到民生用水的水質暨水資源管理。為更精準地模擬泥沙粒子在極端流況下的運動,領導的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Hydraulics and Hydrology (SEHH) Laboratory 研究團隊,結合流體力學基礎及新穎的數學方法(如:隨機微積分、隨機微分方程式、不確定性分析等)更確切地描述在極端事件中,隨機泥沙粒子跳躍擴散的過程,並預測及量化在時空變化下,河川或水庫泥沙濃度和傳輸率,及提供機率維度的工程決策資訊。
此外,面對氣候變遷,水資源短缺,極端氣象水文事件 ( 如強降雨、洪旱災、熱浪、寒流) 的頻繁發生,我們有效地改良、延伸及應用時頻分析的數學方法,量化並闡述「空氣汙染」及「疾病傳播」與「極端氣候水文時間序列」間「非線性及非穩態」暨牽涉「多時間尺度」的錯綜複雜關係,同時並預測短、長期的 空氣汙染及疾病傳播趨勢與變異性。該研究主題於現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及疫情肆虐的時期,能提供科學上的實證見解,格外具有學理意義。
實感到榮幸,專注的科研成果獲得美國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CAREER AWARD 的肯定、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優秀年輕學者的表揚、臺灣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積極爭取國外優秀年輕學者獎、世界知名大學土木系的邀約專題演講、國立臺灣大學特聘教授、與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除此之外,本人曾擔任數個國際重要委員會及學術組織之主席與會長,現為數個水利工程專業領域國際學術期刊的副主編。
得獎感言
猶記初來乍到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攻讀碩博士學位,每每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已為耳順之年,眼神總是閃爍著如似發現明亮新星般的光芒,掩不住的熱情執著。經歷這些年來學術殿堂的洗禮,從美國回到臺灣,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我總小心翼翼維繫著對研究的熱情初心,不讓它被現實和理想的落差所熄滅,也不受空間、時間所限制。
在科研探索的歷程中,首要感謝SEHH 研究團隊,一路上陪著我思考、創作,探究真理。亦感謝從高中、大學至今的親愛摯友,你們的溫情鼓勵及呵護支持,成就了不屈不撓的我。最重要的,是父母家人女兒的包容、理解與愛,時時鼓舞著我在忙碌生活中仍能持有對學術研究的熱忱。
於此亦需感謝水利工程領域的啟蒙老師 late Dr. Ben C. Yen and Dr. James Kuo,及 SUNY at Buffalo 的教授同儕 Dr. Joe Atkinson、臺大土木系水利組的同仁; 另對美國 NSF 的 Hydrologic Sciences Directors, Dr. Allen Hunt 及 late Dr. Douglas James 的知遇之恩,一併致上誠摰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