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景琪Ching-Chi Chi
長庚大學醫學系特聘教授

學歷
- 英國牛津大學臨床醫學博士 (2009)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碩士 (2004)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士 (1994)
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 (2017/8 ~迄今)
- 台灣實證醫學學會理事長 (2017/8 ~ 2021/12)
- Cochrane Skin Editor (2015/7 ~迄今)
- 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2000/7 ~迄今)
個人勵志銘
用實證改變世界!
用實證研究解答臨床問題 發展創新教學模式
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工作忙碌但經常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決策,因此取得證據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科技部研究經費的支持下,我們首先發展驗證《實證醫學文獻檢索能力量表》,做為評估實證檢索能力的客觀評估工具,可做為評估教學成效之用,此量表已被諸多歐亞學者要求授權使用及翻譯。我們以此工具比較不同醫事人員職類的證據檢索能力,發現醫師及藥師較其他職類為佳。
有鑑於醫院內臨床工作負擔重,有效率地取得證據以解決臨床上的不確定是需要訓練的。因此在科技部研究經費的支持下,我們導入「臨床圖書館員」於教學團隊內,成功運用於門診及病房教學。臨床教師及學生皆認為臨床圖書館員能協助取得高品質證據以解答臨床問題,醫學生得到的收穫較住院醫師更為顯著。
在科技部研究經費的支持下,我們建立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的實證醫學教學成效評估模式,並且導入團隊導向學習法於實證醫學教學。我們發現團隊導向學習法能顯著改善學員在病史詢問及 PICO 建立、文獻搜尋、評讀能力及應用指定文獻解釋病情能力等能力,教學成效皆較傳統課室教學法為佳。因此我們建議在教學資源及時間允許下,團隊導向學習法值得導入實證醫學課程。
我在擔任臺灣實證醫學學會理事長期間積極推廣實證醫學,並從事大眾衛教。我在實證醫學及流行病學有多篇論文發表並被引用,特別在乾癬之共病、治療及生活品質等有諸多研究,並參與歐洲及臺灣的皮膚疾病治療臨床指引,以實證輔助臨床決策,改善健康照護品質。
得獎感言
首先感謝科技部的研究經費支持,我們才能推動實證醫學教育的創新與研究。在醫學界通常是 wet lab 基礎研究較受重視,dry lab 研究較常被輕忽。我本次能獲選傑出研究獎的殊榮,代表科技部十分重視與肯定醫學教育及實證醫學的貢獻,我非常榮幸能代表醫學教育學門首度得獎。
我也要感謝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的實證團隊夥伴們,我相信我們在實證醫學教育的付出,改變了許多學生的思考方式,也影響了他們未來的醫學生涯。最後我衷心地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太太一路以來的鼓勵與支持,才能讓這一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