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達Cheng-Ta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博士 (2009)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學士 (2004)
經歷
-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 (2021/8 ~迄今)
-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2019/8 ~迄今)
- 國立成功大學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2016/8 ~迄今)
個人勵志銘
科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研究過程雖然艱苦,但凡秉持信念、努力不懈,終將成功。
運用系統多因子技術 開創訊息處理新模型
本人畢業於臺灣大學心理學系,之後在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服務迄今,且於去年借調至臺北醫學大學擔任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本人研究專長為數學心理學與實驗認知心理學,主要研究貢獻除了在認知實驗方法與數理分析技術上創新,更應用所研發之技術挑戰經典決策理論,進行認知行為理論建構,藉此探討認知行為的普同機制,也進一步量化認知處理歷程的個別差異。
在學術貢獻上,本人針對系統多因子技術的理論與應用進行承先啟後的開展。經我與合作者努力,系統多因子技術已被廣泛地推廣至各式認知行為理論的驗證。其中,本人透過計算機模擬,證明利用測試違反情境恆等性可以精確地推論決策的處理架構與容量,且透過鑽研新的實驗方法,有效驗證選擇性影響假設,使得系統多因子技術的歷程推論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本人也在認知領域提出創新理論觀點,並發展出新的量化團體決策優勢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本人應用系統多因子技術,提出創新決策理論(即,相對凸顯性假說)以解釋人類決策的動態訊息處理歷程。本人特殊的貢獻在於整合文化、社會心理學於傳統實驗認知研究,強調環境脈絡對於團體與個人決策歷程的影響,進而證實教育、文化的潛移默化對於形塑認知處理策略的重要性。
本人的研究成果可被延伸至社會、產業應用,特別是在教育、健康、醫學、文化等領域。研製的技術可以準確地預測個人與團體決策訊息處理歷程的個別差異,將有助於創造差異化價值,如:臨床早期診斷、適性選才、教育訓練等。
得獎感言
此次獲得「110 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首先非常感謝審查委員們的肯定。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博士班指導教授們(臺大心理學系葉怡玉教授與徐永豐教授)、也非常謝謝家人的支持與師長們的一路提攜。最後,要感謝一路與我奮鬥的合作者們、助理們及學生們。此獎項得來不易,需要長時間的累積,由衷地感激研究所帶來的成長與喜悅。
我覺得我很幸運!傑出研究獎需要仰賴許多貴人的提攜與協助,才能獲獎。此份榮耀與家人、好友、學生們一起分享。也希望我的獲獎可以給一些致力於很微不足道研究的年輕學者與學生們一道曙光,即便研究議題很冷門、研究方法比較生硬、IF 點數不高,但是可以花幾十年好好鑽研一件事情,把自己的信念展現,終將有機會獲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