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書瑋Rya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副教授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 ( 2015 )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 2009 )
- 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 2005 )
- 銘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 2005 )
經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副教授 ( 2020/8 ~ 迄今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 2020/2 ~ 2020/8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 2016/8 ~ 2020/1 )
研究華人組織行為 探索臺灣工作者的心理歷程
截至目前為止,我已發表的學術研究大都落在三個關鍵詞的交集:「組織行為」、「華人文化」與「質性研究」。簡言之,我的學術工作是在方法上採質性研究,試圖從台灣在地與華人文化的角度,重新翻修既有的組織行為議題。
我和我的共同作者喜歡在組織行為的領域中重問根本的問題,例如「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人們怎麼判斷自己適不適合自己的工作?」,而這些問題都牽涉到更抽象的問題:「人與工作的關係是什麼?」、「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面對這些「自問」,我們的「自答」必須面對兩群人的審視,一者為在地的讀者、二者為國際的讀者。在地的讀者渴望能解決管理問題的答案,國際的讀者期待與既有理論的對比。對於前者,我們目前暫時的答案為「勝任、人和、平衡、學習與發揮」或「良心事業與輕鬆差事」。對於後者,我們深入到個人主義與關係主義文化基礎,討論讓這些答案浮現的文化假設,並且與存於既有理論的文化假設對比。
組織行為的理論必須要面對在地化的問題,看似普世的理論,可能都是基於異文化的理論建構,而我與我的共同作者目前的學術研究成果,就是希望從臺灣在地的研究出發,從邊陲反看核心,讓我們的研究成果不只是來自一個小島上的奇聞軼事,而是可以與既有理論平等對話的重要研究。
得獎感言
作為質性研究者,我衷心感謝每位願意分享生命故事的受訪者,我從你們的故事中學習,學習你們看世界的方式,你們是我學術工作最初的老師。我也感謝我能有幸與世界級的學者一同工作,為世界創造新知識,謝謝共同作者和我一起挑戰彼此的智力,只為了把那些我們相信該說的理論故事說清楚。
謝謝這個社會,容忍我們在大學殿堂中,完成我們覺得重要的研究。我深知我們的工作是一種特權,容許讓我們無知地向你們學習、任性地自問自答、無畏地分享研究成果。最後感謝同學門的學術同儕,謝謝你們肯定我與共同作者們目前階段的成果。
在短暫的開心後,我希望能常保初心,傻氣地繼續在未知中學習,然後創造這個時代需要的理論論述,盡我們作為學者應盡的責任。
個人勵志銘
人啊要學習保護初心,才能不被獎勵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