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新聞稿
多元科研成果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
125位科研頂尖人才齊聚,獲頒科技部學術研究獎項殊榮
多元科研成果 科研菁英齊聚一堂
科技部今(7)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共頒發108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4名、「傑出研究獎」76名及109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45名,共計125名,由吳政忠部長親自頒發獎座(狀),以表彰對我國學研界的傑出貢獻。
科技部針對不同研究生涯之科研人員設置各類學術性獎項,亦是我國學研界獎勵傑出研究貢獻的重要榮譽,而每年辦理的頒獎典禮更是學研界盛事,讓這125名優秀研究人才齊聚ㄧ堂,彰顯獲獎者的榮耀並分享喜悅,亦希望透過經驗的累積,合作研究的激盪,形成薪火傳承,讓學術研究的豐碩成果持續推動臺灣邁向世界。
科技部吳政忠部長表示,科技部一直致力於科研人才的培育,透過各類型研究計畫的補助,培養不同資歷的研究人員,也提供研究人員自由研究、充分發揮所長的科研環境,今日頒發的三獎項,即包括激勵年輕新秀的「吳大猷先生紀念奬」、獎勵研究成果傑出並長期從事基礎或應用研究之科學技術人才的「傑出研究奬」,以及持續投入長期性、前瞻性之研究的「傑出特約研究員」,上述各類獎項以學術年齡來看,囊括了中生代及新生代科研菁英,深具濃厚的傳承氣息。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
綜觀本屆獲獎者於各領域均有傑出表現:包括開發先進環境地質災害監測技術、強化災害即時監測研究領域之發展;運用感測或奈米技術之研究,應用於5G、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等產業範圍,開創了具備廣大商機的基礎技術;結合智慧計算和生化分生與細胞實驗證明的跨領域學門系統生物學探索藥物標靶、藥物及其作用,則是未來對科技、生技與醫療業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另外也為科學傳播的在地化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及實踐策略,在促進公眾的科技參與及科技社會的成熟上做出明確的貢獻。科技部也期勉得獎者能夠繼續在豐碩的研究成果上,不僅取得個人的成就,也帶動臺灣有創新的能量、前瞻的視野。
吳部長進一步指出,有優秀的科研人才,亦需有優良的科研環境,方能激發產出卓越之成果,不僅僅是「科學」及「技術」,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亦十分重要,而科技部亦會積極與跨部會合作,除了持續支持基礎研究深耕,透過各類型研究計畫的補助,培養研究人員從需求端去思考科學,開創技術,進而結合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的思維,將學術研究的成果,回應整體社會及人民,讓學術研究成果超前部署,開創新價值。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項介紹
- 「傑出特約研究員」:累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次,且執行特約研究計畫合計滿六年者。
- 「傑出研究獎」:分為「基礎研究類」及「應用研究類」兩類,前者得獎人研究成果係以突破科學問題為主,提出具有學術原創性或重要學術價值之研究成果。後者得獎人則是對社會、環境等實務面有重要貢獻,這些突破的研發成果也回應了社會的需要與期待。
-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遴選年齡在42歲以下之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級以下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研究表現優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