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 - header
images

洪勇智Yung-Jr Hung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images

學歷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博士 ( 2010 )

 

經歷

  •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 2017/2 ~ 迄今 )
  •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 2013/9 ~ 2017/1 )
  •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訪問學者 ( 2009/2 ~ 2010/3 )
  •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訪問學者 ( 2009/2 ~ 2010/3 )

 


 

創新研究矽光子積體電路 協助產業界解決問題

本人於中山大學任教 7 年來,致力於開發矽光子分波多工濾波元件、光纖陀螺儀驅動晶片、大面積次微米光柵結構製造與檢測技術、微型化高壓光伏模組、高速與高良率半導體 DFB 雷射等,共發表第一/通訊作者之高品質期刊論文 25 篇,其中於 2018 年發表之論文獲選為美國光電學會 OSA 當月的 Spotlight on Op tics 殊榮。


本人近年來亦獲得 2019 IEEE Best Young Professional Member Award、2018 / 2019 台綜大年輕學者創新研究成果選拔佳作獎、2018 台灣電子材料與元件協會 EDMA 傑出青年獎,校內則連續 3 年獲得中山大學產學與學術研究績優教師的肯定。


過去 7 年來本人之研究團隊積極協助國內產業 ( 台積電、鴻海精密工業、穩懋半導體、聯亞光電、瑞儀光電、光環科技、國家太空中心、中科院、工研院等 ) 發展各式光電技術,並技術轉移實驗室所開發之 「 全像干涉系統 」 與 「 自動化晶圓級光柵參數擷取系統 」,以提供國內半導體廠商製作與檢測大面積次微米光柵結構,目前兩技術已成為廠商量產線重要機台,對於國內光通訊半導體雷射產業有實質貢獻。


本人之研究團隊已與台積電執行5 年的共同合作計畫,協助其開發矽光子關鍵元件的設計、製造與檢測技術,為少數能夠參與台積電早期技術開發之學界團隊。本團隊過去 7 年來獲得之非政府產學與技轉經費超過新臺幣 2,000 萬元,超過本團隊從政府獲得之學術研究經費,落實科技部推行之產學併進精神。


 

 


 

images

 

得獎感言

科技部光電學門人才濟濟且新人輩出,能夠獲得109 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實在是相當幸運,對於即將邁入學術研究第8 年的我是個極大的鼓舞與肯定。回想起初進中山大學以來,教學研究服務蠟燭多頭燒,學術與產學研究併進,不知不覺地已指導37 位學生畢業,已是相當欣慰。


今日我能夠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有些成就,指引我道路的啟蒙老師李三良教授是最重要的推手,感謝他多年來的指導與支持。陳永睿教授則是在我學術生涯早期的領航人,奠定我在矽光子領域持續做出貢獻的基礎。家庭永遠是從事學術研究者最大的支柱,如果沒有他們在背後默默的付出與支持,如何夜以繼日、全年無休地打拼追求卓越?我要特別感謝我的父母、妻子以及兩位小孩長期的鼓勵與祝福。

 

 

個人勵志銘

無論如何,盡力去做,差異就會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