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 - header
images

蔡金吾Jin-Wu Tsai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images

學歷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細胞分子及生物物理學博士 ( 2008 )
  • 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碩士 ( 2000 )
  •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及動物學雙學士 ( 1998 )

 

經歷

  •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助理教授 ( 2012/8 ~ 迄今 )
  • Roche / Genentech Inc. 研究及發展部生醫影像組科學經理 ( 2010/12 ~ 2012/7 )
  •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及神經科博士後研究員 ( 2009/4 ~ 2010/12 )

 


 

開創篩選神經發育基因新法 造福腦部發育障礙患者

我們基於過去對大腦皮質發育研究的經驗,結合「轉位子 ( transposon ) 」與「子宮內電穿孔 ( in utero electroporation ) 」誘發神經幹細胞體突變的技術,發展出了全球首創篩選神經發育重要基因之新方法。運用此發明,我們找到許多與大腦發育及疾病相關之新基因,接著更結合本校基因體中心與臺北榮總癲癇手術團隊在臨床上進行驗證,運用次世代定序在局灶性皮質發育不全 ( 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FCD )  併有癲癇的病人的腦組織上,印證團隊在小鼠身上找到的突變基因,並證明新篩檢出的基因組之臨床價值。


我們更與法國科學家合作破解小腦惡性腫瘤機轉,解開世界腫瘤專家解不開的謎團。團隊鎖定的「小腦髓母細胞瘤 ( medulloblastoma ) 」是小兒最常見的腦部惡性腫瘤,致死率非常高。藉由團隊在神經幹細胞研究的經驗,配合法國學者在癌症研究的專長,利用「小腦電穿孔」技術,成功追蹤小腦神經幹細胞的發育過程,在顯微鏡下看到神經幹細胞的癌化現象,發現轉錄因子Atoh1 透過調控初級纖毛 ( primary cilium ) 來控制小腦神經幹細胞的分裂,找到了誘發腫瘤的關鍵。此外,團隊也發現初級纖毛缺陷造成大腦發育異常的機制,並找到可以治療的標靶基因Gli2,這些研究都將成為未來治療腦腫瘤及纖毛缺失所造成的相關疾病治療之重要參考。


這是臺灣少有從基礎到臨床一路驗證,由跨領域團隊完成,且具有高度應用價值!未來可以組成基因篩檢套件,快速並有效地找到癲癇、腦腫瘤、大腦發育疾病的突變基因,以達對症下藥的醫療效果,並協助遺傳諮詢,對整個神經發育與疾病領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images

 

得獎感言

本團隊在過去5 年來發表超過20 篇重要論文,研究神經發育障礙之致病機轉。在臺灣,腦部發育障礙患者約有70 萬人。這些病人由於其智能、身心上的障礙,其自主生活能力、工作權利都受到嚴重的挑戰。


本人誠摯感謝科技部及評審對團隊研究的肯定,得獎並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要靠整個團隊及合作者的共同努力,所以要非常感謝整個研究團隊、辛苦的實驗室成員們、北榮癲癇手術團隊、榮陽基因體中心、法國居禮研究院、長庚醫院和其他合作醫院,以及其他國內外的眾多合作者與前輩的支持、努力與信任,團隊才能夠堅持到最後,獲得成果。


 

 

個人勵志銘

人生的路很長,毋須怕走彎路。只要認真的過每一天,現在努力學到的經驗,都可能在不預期的狀況下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