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 - header
images

黃宏宇EHung-Yu Huang

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特聘教授
臺北市立大學學生事務處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images

學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 ( 2009 )
  •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 2003 )
  •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 2000 )

 

經歷

  •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 2017/8 ~ 迄今 )
  •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 2013/8 ~ 2017/7 )
  •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 ( 2009/8 ~ 2013/7 )

 


 

精進心理測量模型效度 打造更客觀的評量工具

本人自研究所求學階段以來,開始對於心理測量與分析方法感到興趣,初期致力發展網路心理之測量工具,並應用潛在變項分析方法,之後有感於古典測驗理論的侷限,於是開始投入試題反應理論 ( item response theory ) 的研究領域,並發展各種創新的心理計量模型。


此外,本人研究成果也涵蓋電腦化適性測驗 (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多階層模型 ( multilevel models )、縱貫測量模型 ( longitudinal measurement models )、混合模型 ( mixture models )、差異試題功能 ( 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以及認知診斷模式(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s) 等領域。藉由不斷探索人類複雜的答題反應行為,以及多元的測驗情境,發展出合適的測量分析模型,做為個體在心理與教育領域的評量工具。


本人相信,唯有精進心理測量模型的效度,才能提供受試者精準的心理測量結果,如此才能使得社會科學的心理測量得以逼近自然科學的物理測量。


本人擔任教職以來發表之研究,除了擴展試題反應理論模型於一般化的情境以外,更期望能提供測驗實務工作者更適配的分析工具,達到對受測者精準的能力推論與客觀的測量,以善盡本人在知識社群的社會責任。


 


 

images

 

得獎感言

這次有幸能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殊榮,衷心感謝科技部的經費支援與審查委員的青睞。在心理學學門中,心理計量研究往往不是那麼顯眼,今日能獲獎,除了是對本人研究之肯定外,更能激勵日後研究者投入這個領域。


我要特別感謝香港教育大學已故教授王文中博士,在他的引領下,我有機會一窺心理計量研究的美境,讓我的學術生涯發展有著堅固的基礎。其次,我要感謝研究生涯的啟蒙導師─交通大學林珊如教授,開啟了我對於心理測驗的興趣,今年有幸能與珊如教授同時獲獎,倍感榮幸。感謝博班指導教授陳柏熹博士在理論研究的教導。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生命中重要的伴侶與研究夥伴—洪素蘋老師,以及女兒靖紜,有你們的相互扶持與鼓勵,才能有今日的成就。


 

 

個人勵志銘

 The scientist is usually looking for invariance whether he knows it or not ( Stevens,1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