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 - header
images

陳素芬Sufen Chen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教授

images

學歷

  • 美國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課程與教學哲學博士 ( 2001 )
  •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碩士 ( 1994 )
  •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士 ( 1992 )

 

經歷

  • Extraordinary Professor,North-West University,SouthAfrica ( 2018/1 ~ 迄今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授 ( 2005/8 ~ 迄今 )
  • 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 2001/8 ~ 2005/7 )

 


 

結合理論、實證與科技 引領科學教育突破創新

奠基於科學哲學和物理背景,我是國際少數能夠發表理論性文章的科教學者。就如同許多領域有時先有突破性理論,後有實證,有時反之。我長期付出心力耕耘,以科學哲學的思辨方法,對研究社群做出獨特貢獻。並且,每一篇理論性文章各帶出相對的實證研究,例如:先以科哲透視實驗的本質,帶入科技,再以眼動資料分析細節,後以後設認知補其不足。最後單獨切出動作技能,不斷深入探究。


如此結合理論與實證的研究能大幅提高國際能見度,在後來的國際合作中開花結果。例如:前2年獲FinCEAL Plus 和Academy of Finland 獎助在芬蘭客座六個月。2020 年獲挪威University of Bergen 獎助,客座三個月。身為North-West University 講座教授,每年春季受邀至南非與其他世界各領域頂尖學者共同研討。


原創與突破是能在重要期刊發表的基本要素。我的創新在於結合兩種或數種看似極為異質的概念與物件。例如:結合科學哲學與科學探究、動作技能與後設認知、實體與數位科學實驗、學生心理健康與數理學習等。這樣的結合能夠在更大的脈絡下,更深地「看」與「做」科學教育。


深度的基礎研究使我們產出創新且實用可靠的科學探究實驗課程,運用於各項教學與育才活動,例如:實習與在職教師訓練、國中科學營隊、全年型的「週六科學趣」、國際科學教師研習,以及已經持續8 年的泰北志工營隊等等。突破為發表而為的研究,具體貢獻社會。基礎研究的應用絕不會只侷限在自己領域,我們就成功將科教研究成果推廣至工程教育、語言學習、管理、行銷、體育、心理健康、社群媒體等領域。


 


 

images

 

得獎感言

我是一個幸福的人,這無關乎順遂,我喜歡研究,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一種幸福。研究幫助我認識自己。例如,我的動作慢,但堅定持續。既是烏龜而不是兔子,我避開熱門的研究主題,選比較有門檻和挑戰的題目,這樣能以自己的步伐往前、不用競速。


研究讓我悟出很多生命的道理,每年都在思想上進化,一年比一年成熟,越來越喜歡自己 ( 包括缺點 )。研究也使我和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研究者,建立了深厚友誼與實質合作關係,得以突破國界、領域和經費的限制,在多個不同領域發展。我知道做其他事或許會更成功,但不會這麼幸福。


 

 

個人勵志銘

做自己,不要跟別人比較。享受研究,不要算計結果。結合研究、興趣和生活,讓工作與夢想一 起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