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 - header
images

徐進鈺Jinn-Yuh Hsu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images

學歷

  •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理學系博士 ( 1997 )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 1990 )
  •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士 ( 1988 )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2006/8 ~ 迄今 )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 2002/8 ~ 2006/7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 1998/8 ~ 2001/7 )

 


 

研究地理政治經濟學、剖析國家空間再結構

我的研究主要是地理化的政治經濟學(Geographical Political Economy,GPE) 取向,關注 政治經濟過程中的社會―空間的差異以及多樣化,也就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地理架構(geographical framing) 的建構、發展與矛盾。


我在2006 年之前從事有關台灣新竹―美國矽谷的技術社群網絡研究,獲得當時國科會吳大猷先 生紀念獎 ( 2002 ) 以及傑出研究獎 ( 2006 ) 之後,開始將研究聚焦於1980 年代後期開始的臺灣新自由主義論述與干涉主義的國家政策之間互動,所引發的不同地理尺度空間組織變遷。這些研究強調許多重要的議題,諸如國家自由化的路徑如何形成新的國家空間 ( state space ),以及區域的不均衡發展?這樣不均衡的空間發展又如何形塑新自由主義政權下的去管制與再管制過程?這部分的成果也發表於城市與區域研究中Q1 的著名國際期刊。


2013 年開始,身為資深學者,我開始針對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 包括空間、地方、區域、領域、特區與邊界 ) 進行再概念化的工作,在此一企圖下探討在東亞國家中盛行的特區計畫 ( zoning project )。具體經驗研究對象包括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乃至2000 年之後新型的自由經濟區 ( 或自由貿易區 ),檢視這些國家在不同階段因應發展的機會與威脅時,所進行的例外空間的策略。如此的策略與國家轉化、地緣經濟的崛起、地緣政治的算計、後殖民現代性、以及空間組織 ( 包括邊界、領域與跨界 ) 的重構等息息相關。


這部分的研究成果出版在人文地理學的頂級期刊, 包括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以及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 因此獲得2018 年國際地理學的 Ashby Prize,以及本年度科技部的傑出研究獎。


 


 

images

 

得獎感言

得到這個獎,除了照例要感謝許多師長與同儕的支持之外,最大的感觸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獲獎 - 每天的新聞充滿死亡、傷痛、隔離以及恐懼,令人懷憂喪志之際,獲得如此的肯定,實在覺得幸運。


同時,這場瘟疫也讓我開始省思自己的研究與思考能有怎樣的貢獻?例如,如何從地理及拓墣的關係空間來理解瘟疫侵襲的城市、社區以及身體這些不同地理尺度的生命安全 ( bio-security ),以及衍生的生命政治 ( bio-politics ) ?其中的邊界與特區( 例外緊急空間 ) 進行的領域化的作用為何等等。這項在瘟疫中得到的肯定,或許是未來研究方向的暗示與機緣。


 

 

個人勵志銘

老大不必徒傷悲,今天永遠是你未來人生中最年輕有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