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 - header
images

倪衍玄Yen-Hsuan Ni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images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1997)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1986)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暨小兒科特聘教授 ( 2019/8 ~ 迄今 )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 2018/4 ~ 2019/7 )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 2013/8 ~ 2019/7 )

 


 

兼顧實驗室及行政工作 研究胃腸微生物體有成

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兒童B 型肝炎流行病學、自然史、治療與B 型肝炎核心基因變異的研究; 肥胖兒童非酒精性肝炎的致病基因研究;胃腸微生物體。


從民國73 年以來,每5 年定期進行B 型肝炎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國內兒童B 型肝炎帶原率從原先的15% 已降至0.6%。除了在國內外繼續推廣疫苗接種外,發現疫苗接種失敗的少數帶原者,他們的母親90% 也是帶原者,有鑑於此,正不停開發新的處置方法。這一系列世界上最久的縱向追蹤報告,過去被引用超過200 次。對於我國消滅B 型肝炎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在B 型肝炎防治之後,脂肪肝的問題在新生代日益嚴重,目前我們已經發現肥胖兒童中易產生脂肪肝者與UGT1A1、PNPLA3、PPAR、GCKR 基因多型性有關,這些結果將有助於未來解決兒童脂肪肝的問題,相關論文發表在小兒科、營養學與肝臟學最好的雜誌。


10 餘年前我便著手開發胃腸學研究新領域,發表腸內菌與腸道黏膜病生理關係,同時設計雙胞胎長期追蹤腸內菌研究,成功辨識致敏病菌,並將繼續探討R gnavus 之過敏基因產物,供作過敏治療用。相關論文發表在胃腸學最頂尖的 Gastroenterology。同時我推動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微菌分析平台,提供國內外各學者相關研究服務。擔任醫學院院長之後,更持續推動相關業務與精準醫學的發展。由於過去的學術成就,各大國際學會邀請擔任講者超過60 次。曾擔任亞太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長與臺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長,並且舉辦2012 年世界小兒消化醫學會擔任會長,不論是實驗室的工作或行政領導均成果豐碩。


 


 

images

 

得獎感言

感恩臺大醫學院許多老師對我的栽培與指導,特別是張美惠院士。如果沒有這些老師,我絕對不會有今天。感謝我的同儕與同事們,跟我一起切磋琢磨,也很感謝我的學生和助理,任勞任怨,同時也發揮創意,我在這些年輕人的身上看到了臺灣的未來。如果沒有大家的協助,我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完成這些工作。更要感謝我的家人,長久以來的支持,使我毫無後顧之憂。最後更要感謝科技部給我再次的肯定。


醫學的道路畢竟是無窮無盡的,每天看病人都會產生新的問題與新的挑戰。得獎應該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回首前程,一路走來,得道多助,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展望未來,希望自己行有餘力,幫助我的前輩後進、同僚同事,大家都來得獎!


 

 

個人勵志銘

真誠、敬業、正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