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 - header
images

朱家齊Chia-Chi Chu

國立臺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images

學歷

  • 美國康乃爾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 1996 )
  •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 1989 )
  •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 ( 1987 )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 ( 2015/8 ~ 迄今 )
  •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 ( 2006/8 ~ 2015/7 )
  • 長庚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 ( 1997/8 ~ 2006/7 )

 


 

微電網技術大突破 達到即插即用及互通性目標

智慧電網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技術,將先進資訊與通信技術融入現代化電力系統中,並接納大規模具高度間歇性之綠色再生能源,改善傳統電力系統運轉調度之韌性與靈活性。微電網則是實現智慧電網的重要平台,建立各種電源與負載間之自主彈性控制,達到即插即用、點對點、互通性之目標。


本人於微電網之創新突破包含以下四項:其一,微電網之自主控制:傳統上微電網採階層式控制架構,需建置中央調度監控系統,不利於偏鄉電力發展,本人率先提出分散式控制架構,進行分散式共識演算法或是多重代理人之牽制控制,各再生能源機組可自主進行功率分配,並確保系統維持穩定。


其二,微電網併網技術:隨著電力電子負載與再生能源的激增,電網電壓出現嚴重之三相不平衡與諧波失真,使併網充滿嚴峻挑戰。本人提出多重延遲訊號消除法,成功完成併網並改善其動態響應。


其三,虛擬同步發電機技術:因再生能源發電機,欠缺傳統同步發電機之物理旋轉慣量,因此當再生能源占比增加時,系統有效慣量因此減小。本人率先提出虛擬同步發電機之概念於再生能源控制中,使其也具有如傳統同步發電機的垂降控制,適時適量增加系統之有效慣量。


其四,微電網惡意攻擊與防禦機制:微電網因通信架構簡單,如遭網路惡意攻擊,因無備援資訊,極易因錯誤資訊而誤判調度。本人利用最佳化理論,檢查各節點對偶變數之即時資料,判定是否遭遇惡意攻擊,並建立其防禦策略。


 


 

images

 

得獎感言

首先感謝清華大學提供自由學風環境與豐沛資源;電力界先進與電機系同仁之提攜,協助我於崎嶇的學術道路上持續成長茁壯;以及科技部、工研院、台電公司、核研所、台達電子等多年來研究經之大力資助。


我也要感謝研究室歷屆研究生,除要忍受我急躁的個性外,大家不眠不休,群策群力建立微電網即時模擬平台與微電網雛形控制,是我於學術上的重要幫手。


最後感謝我母親對我不求回報與無私的付出,讓我自出生來,就可全心全力地追求夢想;感謝內人的全力支持,於她繁忙研究工作與照顧家庭之雙重壓力下,總是犧牲自己與支持我,使我無後顧之憂;最後感謝我的一雙兒女,你們的成長,豐富我的人生。

 

 

個人勵志銘

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