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琀Hanna S. Yuan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學歷
- 美國南加州大學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 化學博士 ( 1988 )
- 東海大學化學學士 ( 1983 )
經歷
-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 2017/9 ~迄今 )
-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所長 ( 2015/2 ~ 2017/1 )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兼任教授 ( 2004/8 ~迄今 )
核糖核酸分子代謝之結構研究
本人於1983 至1988 年間,在美國加州南加大化學系,於Robert Bau 教授實驗室修習博士學位,學習運用X- 光繞射方法來測定化學有機分子之三維晶體結構。1988 至1992 年間,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Richard E. Dickerson 教授的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轉而運用X- 光繞射方法來測定生物大分子,包含蛋白質與核糖核酸分子之晶體結構。1992 年回臺至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工作,從事探討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之研究。過去將近30 年間,建立了以研究核糖核酸分子代謝為主的結構生物學實驗室。
我們研究在核糖核酸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的RNA 和DNA 結合蛋白質。總體目標是闡明這些蛋白質在核糖核酸代謝中的分子機制。我們主要運用X 光晶體學的方法,來測定蛋白質與核糖核酸結合的晶體三維結構,配合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方法,來研究這些蛋白質,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展開在RNA 和DNA 上的辨識、加工、降解和修飾的作用機制。
我們研究的大多數蛋白質的突變、數量改變或錯誤折疊,多與人類疾病相關,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炎性和粒線體疾病。因此了解這些蛋白質如何識別核糖核酸並參與核糖核酸代謝,以及它們如何喪失功能,不僅可以增進我們對核糖核酸代謝機制的了解,也在疾病機制和治療上,建立不可或缺的基礎。
得獎感言
時光飛逝,不敢相信從事研究工作快30 年了。一路走來,幸運的是中研院有優越的研究環境,對我們研究工作的推展,提供重要的助力。實驗室一起工作的學生、助理、博士後研究員,也都工作努力、盡心盡力,因為他們的優秀、勤奮,我們實驗室可以累積出一些成績。另外還要感謝我在分生所的同事,他們的勤敏敬業,給我最好的激勵。
掌握了一項犀利的技術,是探討蛋白質功能的研究中,關鍵的決勝點。也很幸運的是30 年前,懵懵懂懂的我,學習了X 光蛋白質晶體學這個超級強而有力的技術。近年來更有一些嶄新的生物物理技術,陸續被引進結構生物學研究當中。展望未來,希望我們實驗室,日新又新,運用更多元的技術,探測未知,實現夢想。
個人勵志銘
掌握關鍵技術,厚植相關知識。對自己、對實驗室,敬業負責。對家庭、對社會,照顧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