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105年年報
߅Ҧϋజ 105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中科)成立於民國 92 年,旨在引進高科技工業與人才,激勵國內技術 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平衡區域發展,促進國家 經濟成長。中科積極打造一個國際化並結合「生 產」、「生活」、「生態」、「生命」四生共榮的優質 園區。 105 年核准 20 家廠商進駐,累計廠商家數 18 9 家,其中 136 家已入區登記,營業額為新臺 幣 5 , 074 億元,較 104 年成長 3.10% 。 一、園區營業額穩建成長 105 年營業額約為新臺幣 5 , 074 億元,較 104 年成長 3.10% ,主要受惠於市場對智慧型手 持行動裝置需求持續增加,帶動晶圓代工、封測 等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接單續增,園區廠商 28 奈 米主力製程產能滿載,推升營收成長。 二、招商成果豐碩 中科引進國內外高科技產業進駐,斐然有 成。至 105 年底,有效核准廠商達 18 9 家,涵蓋 光電產業 38 家、精密機械產業 70 家、生物技術 產業 4 0 家、積體電路產業 8 家、電腦及周邊產 業 16 家、通訊及數位內容產業 2 家及其他園區 事業 15 家,產業聚落蔚然成形,極具競爭優勢。 此外,研究機構及育成中心已引進 14 家,產業研 發能量蓄積豐沛;其中高等研究園區內已進駐資 策會「新興智慧技術研究中心」、工研院「中台灣 產業創新研發專區」、百佳泰、台灣可速姆、信織 實業、金聖源及正瀚等企業機構,同時正瀚生技 公司亦於 105 年 9 月動土興建研發實驗室。 105 年計有 20 家新進廠商,以生物技術產業 6 家最 多、另包括精密機械產業 5 家、光電產業、積體 電路產業、電腦周邊產業各 2 家及園區事業 3 家; 總投資金額為新臺幣 39.36 億元;另增資廠商計 7 家,增資金額約為 16 億元。 105 年新進廠商包 括善德生化科技等等 9 家新創企業;外商投資則 有美商綠點高新科技及法商亞洲巴萊斯等。顯見 中科園區開發效益卓著,有助提升大臺中區域經 濟成長及臺灣整體就業率。 三、擴建臺中園區 自 104 年啟動開發臺中園區擴建計畫後,已 優先完成先期水保之滯洪池施設,為開發初期之 安全防災措施奠定良好基礎;另為加速整體開發 計畫推動,採取與進駐廠商(台積電公司)同步 施工方式進行,並透過雙方良好之溝通協調,克 服施工界面及進出動線等困難,提前於 105 年春 節前夕取得第一期水保設施完工證明,並建構第 一期開發範圍完善之排水與滯洪沉砂設施。 105 年 9 月完成第一期公共工程施工;台積 電公司也同步推動第一期範圍之建廠作業,並引 進生產機台與作業人員,使擴建區開發創造之就 業機會與經濟效益逐漸顯現,有助臺灣積體電路 產業之發展。 第二期公共工程延用一期同步施工之開發 經驗積極推動, 106 年度預計將完成第二期範圍 水保設施及自來水中配加壓設施及管線工程,有 助於二期範圍開發推動,並可提高擴建區供水能 力,而台積電公司也將同步進行第二期廠區建廠 施工;另外區內第二家廠商(巨大公司)也即將 興建全球營運總部工程,該局與園區廠商同為臺 中園區蓬勃發展之願景而努力。 四、園區智慧化,服務再進化 自 105 年已陸續推動智慧園區各項計畫, 已完成智慧停車系統;為建構園區智慧化基礎環 境,完成無線寬頻網路熱點建置 163 點及管理主 機,使民眾在園區上網更快速便捷。在智慧防災 方面,完成自主智慧防災水情系統之規劃;在虎 尾園區關鍵點位感測器之建置,提供即時水情監 測資訊,可於災害發生前適時提醒廠商採取可能 的應變措施,以有效減輕淹水造成的損失。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ਞ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