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105年年報

科技日活動,並與捷克科學院重新簽署科學合作 協定;參與拉脫維亞教育及科學部舉辦第 15 屆 臺拉立科技合作年會。 (二)美洲地區 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簽署參與國際研究暨教育夥 伴計畫( Partnerships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IRE )合作意向書及地球科學領 域合作意向書,推動專案徵求合作研究計畫。與 NSF 在臺舉辦雙邊科技合作會議及共同補助雙邊 研討會。強化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 之 合 作, 並透過中研院與 NIH 簽署臺美癌症研究合作備 忘錄(修正版)使我國成為美國「癌症登月計 畫」( National Cancer Moonshot )的國際成員 之一。與加拿大協議單位( NRC, NSERC, CRC, CIHR )持續補助雙邊科技合作計畫及在臺與 NRC 舉辦年度諮議會議等活動。 (三)亞洲地區 與日本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 ( AIST )簽署合作備忘錄。 105 年 12 月 9 日於臺 北辦理第五屆臺菲部長級科技會議啟動 3 件 3 年 期 VOTE (火山、海洋、颱風及地震)計畫,並 配合新南向政策擴大與菲律賓於農業、醫療及人 才培育領域之合作及交流。 (四)非洲地區 與南非科技部在斐首都普勒托里亞召開第 3 屆臺斐科技合作委員會、分別舉辦以「 Innovation Enablers 」及「 E-learning 」為主題之臺斐雙邊研 討會。 四、補助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為增加我國在國際學術界能見度,本部持續 致力於推動以團隊參與國際科技組織或國際學術組 織活動,並持續補助科研人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 舉辦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國際人士來訪,以促進科 技研究合作。另為鼓勵國內青年學子提早進入國際 學術領域,本部亦積極補助國內博碩士生出席國際 會議發表研究成果,以擴大國際視野,強化研究能 力,並建立國際研究交流合作關係。 另為推動學術研究國際化,鼓勵國內學者專 家躋身國際學術領導圈,以提昇國內相關學術社 群之國際影響力,本部訂有「科技部補助學者提 昇國際影響力作業要點」,以補助國內學者擔任 重要國際學術組織理事、監事或執行委員、國際 學術期刊主編或副主編等重要學術職位,參與相 關學術活動所需之相關經費。也持續補助參與出 席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 )活動。 另為支援開發中國家科技發展, 105 年舉辦 12 場東南亞國際培訓研習班,主題包括公共衛 生、地震、防災、永續發展、環保能源、大氣雷 達、太空遙測、生技、食品安全、地球科學等, 計有東南亞、亞太、中南美地區國外 350 位學員 來臺參加。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0 科技部年報 105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