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105年年報

本部透過共同研究計畫及研討會、大型研 究設施共用、人員互訪及資訊交流等國際活動, 以達到分享研究成果、提升科技研發實力之目標 外,並積極推動我國與科技先進國家的交流合 作,同時配合政府對外政策,以科技協助外交工 作的推動,維持我國科技發展策略的均衡發展。 一、推動雙邊科技合作 為加強拓展雙邊合作關係,建立雙邊科技交 流平台,本部除與各國科研機構所簽署之科技合 作協定或合作備忘錄外,亦加強開拓新的合作夥 伴及合作領域。截至 105 年底止,已與 43 國及 3 個國際組織簽署 115 項合作協定、備忘錄或其 他合作文件。 本年簽訂 7 項雙邊科技合作簽署案(含重新 簽署案):新簽( 1 )臺美福衛三號星系衛星系統 頻率協調合作協議;( 2 )臺美數位化射頻共振腔 控制器策略夥伴計畫協議;( 3 )臺加通訊科技合 作方案瞭解備忘錄;( 4 )與日本研究開發法人產 業技術總合研究所合作備忘錄;( 5 )與愛沙尼亞 研究委員會( ETAg )增訂科學合作協議附錄二 (人員交流互訪計畫);( 6 )與捷克科學院( The 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重新簽署 科學合作協定;( 7 )與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 (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MBF )簽訂電池合作意向書。期藉由建立雙方 之合作架構以推動我方科研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 作,以提升我科技研究水準及國際影響力。 二、參與國際重要科技組織 持續推動我國參與國際重要科技組織的各項 活動,促進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一)歐洲聯盟( E u r ope a n U n i on , E U ) 歐盟第 8 期歐盟科研架構 Horizon 2020 計畫 (展望 2020 )自 2014 年啟動直至 2020 年,為因 應「展望 2020 」之結構,鼓勵我國積極參與跨 國多邊型計畫,本部已與經濟部成立跨部會歐盟 國家聯絡據點指導委員會;由本部及經濟部次長 擔任召集人,並由外交部次長、教育部次長、科 技會報辦公室等擔任委員,該指導委員會下並已 成立 4 個分組:產業技術組、學術研發組、人才 培育組及國際鏈結組。透過該跨部會平台進行溝 通及協調,整備部會人力及資源共同推動參與歐 盟計畫,同時也於國家實驗研究院及工業技術研 究院內成立歐盟國家聯絡據點( National Contact Point, NCP )辦公室,於國內強化宣導及媒合活 動,提供國人諮詢及協助申請程序。此外,亦指 派駐歐洲的 5 個科技組擔任我國主題型 NCP ,直 接參與歐洲的 NCP 網絡,擴建人脈及掌握歐盟 Horizon 2020 之最新動態。本部亦主動參與多件 歐盟 ERA.NET 計畫,協同歐洲多國之補助機構 執行跨國公開徵求多邊型研究計畫書,媒合我國 研發團隊參與歐盟計畫。 (二)亞太經濟合作(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 pe r a ti on , A P E C ) 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 APEC )活動, 105 年參與在祕魯召開之第 7 次及第 8 次 APEC 「科 技創新政策夥伴( Policy Partnership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PSTI )」會議,有 「 2016 APEC Typhoon Symposium 」及「 Simple Human Resources to Symbiotic Green Makers – An Education Platform for STI to SMEs 」 2 項計 畫案,獲得通過。 三、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舉辦之重要科 技活動 (一)歐洲地區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 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BMBF )次長訪臺參 與「 2016 臺灣永續峰會」並與本部簽署臺德電池 合作意向書;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辦理第四屆臺捷 國際科技合作 ͼ ˕౪ኪஔ޼Ӻ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9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