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105年年報
( 4 )光達風場量測與離岸風力發電應用 該中心發展光達剖風儀量測與資料分析技術 應用於離岸風力發電開發,所執行的能源國 家型計畫─離岸風力發電產學合作計畫「海 氣象觀測塔監測資料整合應用與環境數據加 值運用交互分析研究用」,已經於彰化芳苑福 海風場漢寶潮澗帶進行風場量測,所得數據 用以驗證天氣預報(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模式以及計算流體力學 (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數 值模擬結果,並與海上測風塔量測比對,以 確認海上資料的準確性。目前已完成東北季 風與西南氣流的觀測、解析風速剖面與大氣 紊流特性,驗證理論模型並提供作為風能評 估與風機規格制訂參考。 ( 5 )小型漂流浮標之應用 環台岸基海洋雷達系統天線場型校正(每年 20 站次)是與雷達測流精度相關的系統維運 重要任務,根據標準作業要求場型量測作業 之測線(弧線)攸關校正之正確性。因此,為 提高操船者沿著規劃路徑行進的準確度,雷 達研究團隊以微控制器嵌入全球定位系統與 甚高頻傳輸為基礎架構,搭配自有開發的使 用者介面,作為場型校正輔助工具。此架構 具有多元的海洋觀測應用的開發應用價值, 最大特點是「低成本並可遠距離進行傳輸」。 ( 6 )海洋環境資料庫系統建置 海洋環境資料庫收集、儲存、處理與管理海 洋中心維運之觀測平台、研究船探測載台與 執行之科研計畫所產出資料,提供船測資 料、近岸與遠洋觀測系統、衛星遙測資料、 數值模式模擬預測,以及海洋岩心庫等多元 資料整合平台與加值應用服務。為提升資料 展示效益,海洋環境資料庫網站全新改版 ( http://med.tori.narlabs.org.tw ),引進新世 代網頁展示設計元素與友善操作界面,提供 近即時海洋觀測資料展示。 ( 7 )海洋中心與韓國釜山大學合作佈放海底地震儀 105 年海洋中心與南韓釜山大學簽署合作備 忘錄,海洋中心同仁前往南韓東側海域佈放 由臺灣自行研發的海底地震儀 - 庭園鳥,不 僅提供地震觀測資料、提升地震定位之準確 度,亦能評估地質災害危害度,此成果已將 研發技術推向國際。 10. 臺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 1 )建置試驗流域 為完整詳實紀錄臺灣本土水文地文變化,颱 洪中心與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合 作,進行臺灣首次試驗流域建置。已建置宜 蘭河流域與高雄市典寶溪排水集水區兩個試 驗流域,總資料數累積超過 8,800 萬筆。除 可協助業務單位提高觀測資料品質、規劃流 域治理及洪災預警業務等運用外,颱洪中心 更積極應用這些巨量觀測資料,開發流域防 減災加值應用技術。 ( 2 )研發即時流量自動化推估技術 該中心與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合 作,應用試驗流域巨量觀測資料,發展「河 川即時流量自動化推估技術」。此技術係使 用多種測量比對並建立對應關係,之後就可 藉由「微波雷達表面流速儀」及「雷達波水 位計」的測量數據,可即時準確的自動化推 估出河川流量,並進一步模擬分析下游是否 有淹水的可能,協助提早預警。 ( 3 )建置無人飛機探空機隊 積極建置無人飛機探空系統以提升劇烈天氣 直接觀測能力,此系統具備自動起降與導控 功能並已完成長滯空(超過 17 小時)及遠 距離(超過 1,300 公里)測試飛行。未來 將進入颱風及劇烈對流中心收集重要氣象資 料,期能改進颱風路徑預報與防救災決策之 準確性。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4 科技部年報 10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