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105年年報
元件與照明器具,卻可應用在其他方面,且預期 將可帶給國內產業界全新的契機,最有潛力發展 的首推車輛防撞感應器的近紅外光源。因近紅外 有機發光的平面出光、多樣性以及價廉的製程將 有機會取代目前用在車輛感應器上的發光二極體 光源,未來將可能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龐大商機。 另外,由於近紅外光能有效穿透動物肉體組織, 亦具重要的醫療用途。例如:可用來活化動物細 胞,加速細胞修復,或是利用光動力學療法,利 用近紅外光照射,激發置於皮膚下或是體內的光 敏藥物,以殺死腫瘤細胞。由於傳統型的近紅 外光源效率不佳,使得相關醫療技術發展嚴重受 限,此項近紅外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突破將使這些 限制都不復存在。 本項研究係由本部卓越領航計畫及教 育部邁頂計畫所共同支持完成,其論文已 於 105 年 11 月 28 日線上發表於《自然─光 電 》( Nature Photonics . 2016, DOI: 10.1038/ NPHOTON.2016.230 )。 數為零函數的解釋變數不該被保留而參數函數非 零函數的解釋變數都應該被保留。 以上兩項研究成果,是文獻中針對在超高維 度下半參數統計模型變數選擇與模型結構決定等 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同時兼有深入理論探討 的先驅。 3. 近紅外發光材料元件獨步全球 由臺灣大學及清華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突 破了理論的限制,藉著精心設計,合成出可以自 組裝成線性排列的鉑金屬錯化合物。完美的分子 排列不僅使得放光波長伸延到近紅外光區( 740 nm ),且學理上激子( exciton )和聲子( phonon ) 互相影響減弱,造成激子放光增強效應。配合了 尖端元件製程技術,研究團隊一舉將近紅外有機 發光二極體元件效率的世界紀錄推進了近十倍, 達到具商業化 24% 的外部量子效率。 對於近紅外有機發光二極體( Organic Light- Diode, OLED )而言,由於人類肉眼無法接收近 紅外光輻射,因此本項技術雖無法用以製作顯示 合成出可以自組裝成線性排列的鉑金屬錯化合物。完美的分子排列不僅使得放光波長伸延到近紅外光區( 740 nm ),且學理 上激子( exciton )和聲子( phonon )互相影響減弱,造成激子放光增強效應。 固態或薄膜自組裝成線性排列 溶液中以單分子存在 單分子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8 科技部年報 10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