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促成產學研資源連結,輔導廠商、產業團體或學研合作研發,帶動業界參與 研發投資約6,612 萬元;另透過業界科專推動,近5 年帶動業者投入逾4 億元研發經費,促成投資逾12 億元、增加產值效益突破20 億元,累計政 府每補助1 元,可帶動業者投資1.65 元,創造2.72 元產值。 ( 二) 強化農業韌性 範疇涵蓋強化精準育種技術;改良提升農法和養殖方法;改善生產環境及水資 源管理;加強對氣候變遷的監測與應對措施;推動農業淨零減碳措施;促進淨零循 環運用模式;提升農業部門碳匯效益;維護本土生物多樣性;改善農村經營模式; 強化國際交流及人才培育。 1. 選育37 項具優良性狀、抗耐特性、機能性等新品種( 系),提供農民多元化 選擇,其中有9 項新品種取得植物品種權;另已推廣水稻新品種共200 公頃、 玉米及大豆共930 公頃、國產牧草累計種植面積共220 公頃,並技轉推廣民 間種鴨場3,350 隻褐色菜鴨高飼效品系種鴨,已生產4 萬隻雛鴨,此品系約 可省下108 萬元飼料費。 2. 解決區域性產業問題、穩健產業發展,在農糧方面優化59 項栽培管理技術, 如番石榴果實以白膠帶或泰維克處理可降低日燒發生率45%以上等;養殖漁 業方面,透過文蛤養殖環境監測提出管理建議,其收益89.6 萬元較111 年 度增加8.5 萬元;在畜禽方面,配合養豬產業轉型,調查各自動化設備導入 之效益,如使用氣壓式升降母豬分娩欄,可提升平均離乳仔豬頭數0.79 頭, 哺乳期育成率提高5%,可作為後續政策補助改善依據。 3. 完成臺中及桃園灌區土壤水力特性調查樣點共847 筆,2 年累計達7.3 萬公 頃,將搭配作物係數、氣象資訊及作物分布圖資,建置全臺主要水資源競用 農業區土壤基礎水力資訊,作為相關單位估算灌溉用水之重要參考依據;另 建置嘉南及彰化管理處農田水系基礎資訊,完成55.3 萬筆農田灌溉圖資及灌 溉地籍農地基礎資訊,以及完成灌溉水源、灌排渠道及排水終點資料共4.1 萬筆,2 年累計達100 萬筆農地及8 萬條灌排渠道基礎資訊。 4. 根據高溫、乾旱、暖冬、雨害及寒害等五種環境逆境,進行16 種作物共 35 項調適技術開發,以穩定逆境下的生產效能,整體可降低農業產品損失 37%,並提升農業產品品質13.3%。 9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