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三、科研亮點成果 112 年度農業科技研發賡續呼應新農業2.0 方案,以提升農民所得及供給消費者安 全的農產品為二大施政目標,具體成果主要扣合「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健全基礎環境」 重點政策,在科技效益部分對應以「加速農業升級與提升競爭力」及「強化農業韌性」 簡要說明如下: ( 一) 加速農業升級與提升競爭力 範疇涵蓋推動智慧農業生產體系;農業數據整合及資訊管理;強化農業加工加 值體系;優化冷鏈及採後處理技術;增強動植物健康及防控系統;加強檢測農畜漁 產的安全品質;推動長期自然資源管理運用;支持有機友善生產經營;普及全民食 農教育;加速技術擴散落地。 1. 建立32 項農業物聯網技術,並落地擴散71 處農漁畜產銷場域,累計提升產 值約8,175 萬元、降低成本2,997 萬元、增加農民收益4,249 萬元,並促進 業者投資金額達1.46 億元。以畜禽生產與疾病診斷為例,可改善豬隻育成率 3.3%、雞隻3%,提升應用場域產值每年705 萬元。 2. 開發14 項省工高效農機及自動化設備,如完成改良串接文旦加工技術與設 備,示範場域每小時可處理1 公噸大果文旦之全果利用等成果。在新型農機 研究與性能測定部分,共出具77 項農機性能測定報告供政府單位、農機廠 商及農民作為選購機械之參考,透過研發結合政策誘因措施,促進農業升級。 3. 針對柑橘及豆類等農業素材串接產業需求進行合作,帶動整體產業鏈衍生效 益達1 億元;另因應國內高齡人口需求,開發銀髮產品並結合農業部推廣之 Eatender 標誌,迄今8 年已有640 項產品,含171 家業者申請銀髮友善標 誌,並有358 項產品標示,銷售規模累計超過16 億元,帶動使用在地農產 原料近300 噸加值應用。 4. 加強小果番茄等13 種蔬果品項田間預冷、抑菌處理、模擬貯運等技術開發, 可減少10-79%之產品損耗、延長30-100%之供貨期,降低農場栽培損失, 並以目標外銷市場運輸及檢疫條件進行試銷與實際外銷,以鳳梨外銷杜拜實 際驗證為例,經由氣調貨櫃15℃運輸27 天,果品可維持95%之可售率。 9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