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教育部 為迎合國際未來產業之競爭與變遷,並針對經濟轉型、產業技術前瞻發展與全 球資源整合之目標下,智慧製造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積極規劃培養具有產業創新 之人才。在106-109 年智慧製造產業創新提升人才培育計畫為基礎下,本計畫除了 延續前期計畫的精神外,將進一步落實跨領域智慧製造人才培育,並增加AI、資安 以及軟硬體整合相關技術之訓練與課程規劃,以迎合目前國際教育發展之趨勢。本 計畫除了透過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課程規劃,培育具研發與動手實 作之能力,建構產學合作教育平臺,配合產學合作教育機制,並於大專校院推動跨 領域合作學習、開發各領域相關師資與教學資源,辦理學術活動、競賽、研討、座 談,培育具備智慧製造產業領域之工程應用創新核心能力人才。 ( 三) 國科會 推動學術研究團隊進行技術研發,結合法人之技術驗證能量,進而透過在中部 精密機械產學合作網絡,促進智慧製造學術研究成果之產業應用。針對業界需求之 關鍵技術進行前瞻研發,例如人工智慧與電腦數值控制整合、電子或半導體製程設 備之量測檢測模組、數位孿生、邊緣運算、複合加工、人機協作機器人等技術項目, 進行技術開發與系統整合,以促進學術研究成果落實產業應用,同時培育跨領域系 統整合人才。建置AI 技術演練線上資料庫、智慧製造與AI 落地驗證協作平臺,提 供學研界進行AI 演算法之技術驗證。此外,延攬產學研相關科技專家組成諮詢輔 導團,帶動廠商投入智能化技術開發,並辦理產學成果媒合交流會或研討會,以鏈 結學研成果落地。 三、科研亮點成果 ( 一) 連結在地 1. 打造智慧機械之都 (1) 教育部針對智慧機械之應用,透過「智慧製造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 以跨校跨域教學策略聯盟方式,推動產學合作教育機制如下: A. 成立智慧製造跨校跨域教學策略聯盟 112 年度補助國立臺灣大學等7 所中心學校結合13 所夥伴學校,以 整合國內大學校院包含機械、電機、機電、資工、人工智慧、工工等47 個系所之教學資源。 7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