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積極透過法規國際接軌以打造淨零轉型生態系,針對高暖化潛勢物質之 重要排放源,提出優先推動清單並研擬減量作法,作為產業規劃改善措施之參考, 並預告3 項燃料管制法規修正。另建立產業對話平臺,辦理企業高階主管研習,宣 導目前政策發展,協助企業主管掌握政策法令相關動態;為提升企業減碳意識及能 量,提高產業淨零排放競爭力,辦理企業「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查證班」及「企 業永續經營與轉型班」等相關訓練班,112 年度共培訓1 萬1,542 人次。 農業部依據產業需求,開發節能、減碳、減廢及循環技術共51 項,減少二氧 化碳排放量3.7 萬公噸CO2e/ 年、甲烷3,000 公噸CO2e/ 年及氧化亞氮1,013 公噸CO2e/ 年、促成生產者剩餘資源再利用240.6 萬公噸,可節省用電量6.66 萬 度/ 年、用油量4,074 公升/ 年。協助企業引入淨零技術或服務共19 家,其中在 農業科技園區引進2 家以循環農業為業務主軸農企業進駐,打造產業聚落。在自然 碳匯估算方面,利用數位土壤繪圖技術繪製全臺表層土壤碳儲基線圖及碳儲潛力分 布圖,估算全臺表層土壤碳儲量為142 百萬公噸,碳儲潛力為119 百萬公噸,持 續進行驗證及不確定性分析,以精準估算農地土壤碳儲量,推動未來碳匯增量。 文化部藉由在臺中國家歌劇院辦理3 場公開講座及1 檔論壇,展現永續減碳在 表演藝術及劇場內的具體實踐,參加人數至少5,300 人次;辦理5 檔博物館示範展 覽,於展區設置減碳策略子展區或搭配數位互動遊戲、淨灘與導覽專題講座等活動。 在文化場館減碳方面,辦理5 檔具減碳效益之博物館示範展覽,並研發可重覆利用 之展架、調整展板材質、以布料代替木作、使用節能燈具,大幅減少布展及清運期 間之碳排放。另辦理7 案重要藝文場館之能源監控系統優化、設備汰換及更新,預 計一年可減少約426 噸溫室氣體排放。 5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