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與全國工業總會、石化、電子、鋼鐵、水泥、造紙、紡織及其他製造業 等產業公協會,及500 家製造業廠商所組成之淨零排放工作小組,就淨零路徑、氣 候法子法、碳費徵收等議題,透過20 場次會議進行研商,並推動5 個產業公協會 對外宣布行業淨零路徑;與全國工業總會共同成立之「產業碳中和聯盟」,亦已由 成立初期的30個產業公會及會員廠商增加至60個產業公會,類型涵蓋造紙、水泥、 石化、食品、紡織、金屬等產業,會員廠商數超過2.5 萬家企業,持續推動各產業 鏈上下游夥伴,推動企業強化碳管理能力,共同落實淨零轉型。 另透過提供人才培訓、輔導及補助措施,協助業者進行碳盤查,針對減碳熱點 以最佳化減碳技術進行製程或設備改善,並鼓勵石化、電子、鋼鐵、水泥、紡織、 造紙六大耗能產業導入先進製程與技術,並採用大帶小方式,由大型企業帶動供應 鏈廠商共同推動加大減碳績效,進而減少產品碳足跡。 在人培及輔導部分,擴大結合廠商、法人、學校等技服能量協助中小企業進行 碳盤查、提供節能診斷輔導共450 家,預期減碳8 萬噸CO2e,並提供講習會、種 子班、碳足跡等人才培訓課程。 透過補助協助企業減量部分,藉由產業升級創新平臺補助機制推動「產業低碳 轉型推動計畫」,鼓勵業者引進創新的商業化技術,同時加速提升各產業供應鏈碳 管理能力,112 年共補助32 案共360 家業者,預估減碳53 萬噸CO2e;另透過「以 大帶小」模式,籌組1+N碳管理示範團隊,共計藉由9 家中心廠及131 家上、下 游廠商,推動產業建立碳盤查、節能診斷及能源管理系統,藉此消除產業碳焦慮, 並促進達成預期減碳量9.6 萬公噸CO2e/ 年。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淨零排放路徑藍圖為規劃,從「前瞻技術」、「永續 治理」與「產業經濟」三大面向,在2050 年淨零排碳的目標下,共同建構一個永 續的綠色家園,具體績效包括:依據我國淨零減碳路徑需求,推動關鍵前瞻技術研 發與驗證,如:永續能源之再生能源前瞻科技與落實應用、永續能源之氫能發電科 技與落實應用、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前瞻科技研發與落實應用及建構淨零政策與社 會調適所需之社會科學基礎等;成立淨零推動小組,規劃「淨零科技方案」,搭配 科技計畫循環期程優化科技計畫管考與審議,落實科技方案管考;推動「公民團體 創新示範與沙盒試驗計畫」,強化轉型解方策略,並完成「固態電池」、「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淨零科技台英合作技術項目」、「科技方案推動公正轉型」等研 議工作,鼓勵民間從需求導向提出創新淨零解方。 5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