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三、韌性永續 韌性永續強調在面對環境變遷、經濟波動、社會挑戰等衝擊時,系統必須具備強大 的適應能力,同時兼顧長期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在韌性方面,因應氣候變遷、自然災害 甚至是人為損害頻發,無論是城市發展、產業供應鏈,還是社會安全體系,都需要能夠 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時迅速反應並重建。永續性則強調長期發展的可持續性,包括資 源的合理利用、環境的保護以及社會的公平性。當今世界正面臨氣候變遷、資源短缺、 生物多樣性下降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戰,因此需透過科研發展永續的發展模式,以減少對 環境的破壞並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韌性永續代表現代社會應對複雜挑戰的新思維,強 調在應對短期衝擊的同時,保持對未來的責任,確保資源與環境能夠永續利用,並提升 社會系統的整體抗壓性。以下就完善資料治理體制、永續環境資源、推動韌性國家及促 進產業淨零轉型等面向分別說明112 年度之科研成果。 ( 一) 完善資料治理體制 隨著數位技術發展,數位轉型已成為近年來的顯學,因而造成資料量急遽增長 及其應用範圍的擴展,故如何有效管理、保護並善用這些龐大的資料,成為各國政 府、企業與社會的重要課題,透過完善的資料治理體制將有助於各領域運用數據進 行「循證決策」。資料治理體制的核心在於資料的管理標準化。隨著資料來源的多 元化,建立全國性甚至跨國的資料標準體系至關重要,這將有助於提升資料的可用 性和互操作性,從而實現更有效的資料運作。其次,強化隱私保護與安全管理是資 料治理體制的重要一環。隨著個人資料的大量收集和應用,資料外洩與濫用風險隨 之增加,這不僅可能損害個人隱私,還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因此,制定並落實嚴格 的資料保護法規是確保資料安全的基礎,並需導入先進的資料加密技術與風險管理 機制,以防止不當存取和資料洩露。此外,資料治理體制需兼顧合規性與透明度, 在國際間資料治理規範逐漸成形的背景下,透過強化資料治理的透明性,能夠增強 社會對資料應用的信任,避免濫用資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數位發展部順應全球以資料作為科技發展立基,建置政府資料開放平臺集中列 示中央及地方政府開放資料,推動成效亦獲國際肯定。截至112 年底,數量自107 年3萬8,000項成長達5萬5,000項,瀏覽量達1億3,100萬人次、下載量達2,052 萬人次。各機關開放包含山區通訊、交通運輸時刻表、交通路況、停車場資訊、兒 少福利、能源價格等高應用價值資料集,促成民間利用開放資料發展包括天氣即時 4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