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另外為使計畫主持人於生育期間持續保持研究量能,不因懷孕、生產、育兒及家庭 照顧等因素使研究中斷,自110 年起推動計畫主持人生育期間支持措施,提供研究 人力支持及更具彈性的計畫申請時程,降低主持人於懷孕期間之壓力,使育有幼兒 的主持人兼顧職場及家庭。截至112 年度12 月底止,已嘉惠242 位主持人。 勞動部完成「我國企業永續發展勞動指標初探」、「國內企業實施遠距工作勞 動權益現況及因應對策之研究」、「中高齡者與高齡者就業彈性之勞動條件探討」 研究,提出遠距工作與中高齡者就業彈性及勞動權益保護政策。 內政部鼓勵女性投入科研活動,透過計畫於永續健康綠建築、高齡者安居敬老 環境科技、建築防火科技、建築與城鄉減災調適、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資訊及材料 延壽等領域,共培育女性研究人員41 人。此外配合新住民需求客製化新住民專屬 資訊課程,並以親子共學及族群融合為主軸,辦理新住民免費實體及數位資訊教育 訓練,協助新住民強化數位應用知能及技能,豐富數位生活品質,讓新住民邁向數 位平權,建構臺灣多元友善與數位包容的環境。 ( 四) 強化科技人文素養 隨著科技滲透到生活各方面,單純依賴技術進步並不足以應對社會中更深層次 的倫理、文化與價值挑戰,科技發展必須與人文素養相互融合,同時具備人文素養 的科技工作者更能理解技術對社會、環境及倫理的影響,從而在創新過程中做出更 具道德感與社會責任的決策。科技和人文的交會往往能激盪出新的觀點和創意,將 科技與人文知識結合,設計出符合人性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提升科技應用的實 用性與普及度,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科技的全面進步。 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以即時性的行動網絡專案、主題化的開放素材 內容與友善化的平臺近用服務,提升全民與世界加強認識與自主運用臺灣文化的 效益。截至112 年12 月底止,記憶庫已累計287 萬4,098 人次瀏覽造訪(自 109 年10 月開站以來則累計691 萬9,010 次),素材引用、分享或下載等已累計 147,784 次(自109 年10 月開站以來則累計186,422 次),並向外擴散推廣完成 記憶庫素材融入多元場域,包括出版、策展、影視、文資、教育等跨域加值運用。 此外進行文化科技相關學術發表24 項,包括博物館文物3D技術、標本科學檢測、 AI 輔助文物劣化辨識、歷史VR 轉譯、線上展等,於國內外期刊、專書、研討會進 行發表,如國際典藏委員會年會(ICOM COMCOL)、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 化活動委員會年會(ICOM CECA)、美國文物保護協會研討會(AIC)、數位典 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等。 4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