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套國際等同之國家量測標準系統,完成5,244 件國家級校正服務,並提供產業 界近2,200 家校正服務傳遞標準量值。商發署將智慧流通服務及物流技術或專利授 權予業者運用,技術移轉案6 件( 包含技術授權及專利授權),廠商藉由技轉技術 或專利加值既有流通與物流服務內容,開發新的海內外服務客戶與市場。 交通部積極促成產學合作,分別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財團法人 工業技術研究院及數位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產學合作,合作領域包括橋梁 梁底狹小空間檢測工具加值應用及技術轉移、港區影像智慧辨識技術之研究、應用 影像智慧化技術判釋海岸公路及防波堤越波研究、海氣象預測模擬系統之維運與精 進、港灣環境資訊系統維護與精進等,並與桃園國際機場與空運產學界交流,加強 機場空側模擬軟體研發、移轉與應用,有利厚植我國民航主管單位、研究單位及學 術單位對於機場應用軟體決策工具研發之軟實力。 數位發展部成功自主研發完成矽前階段之矽智財旁通道資訊洩漏弱點檢測工 具,有效提升晶片設計安全與品質,避免晶片業者投片生產有安全風險的先進晶片, 該技術已成功協助14 家國內晶片設計業者預先評估其產品是否符合相關國際資安 標準,並對3 家國內晶片檢測實驗室、3 所學校半導體相關科系進行研發成果之教 育訓練。 農業部申請核准113 項商標、品種及國內外發明/ 新型專利,加強農業科技研 發成果保護程度,提供產業商品化發展之運用。112 年度完成386 件技術移轉案, 授權金與權利金合計達0.79 億元,並透過70 件產學合作及科專計畫執行,帶動業 者研發投資達2 億元,加速學研機構研發成果與業界合作商品化。此外亦提供農民 生產栽培管理與資源化再利用等技術路詢服務,相關技術服務數量約1億240萬件, 如作物病蟲害檢測診斷、土壤肥力檢測、資訊服務、技術操作、現場指導等項目。 ( 四) 引領產業創新 透過前瞻性科技研發和產業政策的結合,政府與產業界共同打造出更具國際競 爭力的產業環境,透過科技政策的制定與資源分配,政府可有效支援前瞻技術的研 發,並鼓勵跨領域、跨產業的合作,以促進新興技術與產業融合,加速創新技術的 商品化,還能幫助企業降低創新成本、風險,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優勢,以因應全 球市場快速變遷。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為推動科研新創,定位為我國新創生態系之最上游,著 重早期新創育成及輔導,由國科會育成之新創公司,後續將引薦鏈結後端經濟部、 國發會、國發基金及金管會等跨部會資源接棒育成,協力擴散科研成果,並打造臺 3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