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餘件案件,其中包括協助臺泰警方緝毒合作,溯源查獲泰國地區幕後主嫌,起獲安 非他命,並進行大麻之安非他命、大麻、愷他命、一粒眠及毒咖啡包鑑驗。 教育部透過「食材及熟食配送服務管理系統」之建置及優化,以利管理中央廚 房熟食配送過程,其功能包含雲端GPS 定位追蹤,全程AI 管理行徑路線、時間、 溫度,透過午餐運送物流的智慧化全程監控,並介接「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 以達到讓偏鄉午餐「熱騰騰、準時到」的政策目標。 交通部精緻化預報逐3 小時天氣,時效由2 天延長為3 天,讓使用者能掌握3 天內更為細緻的天氣資訊。完成鄉鎮尺度高溫資訊相關系統布署,所發展的高溫資 訊鄉鎮燈號於112年6月15日正式上線,更精細地提供鄉鎮市區( 含山地原住民區) 高溫燈號資訊。 法務部開發擴充「暗網」資料源至進階分析模組,亦已額外新增通訊軟體社群 資料源如Telegram等至系統模組雛型中,達成「呈現近3 個月內案關跡證關聯」 與「呈現2 層案關人員脈絡圖」。強化案關人員身份及人員脈絡之追溯,讓犯嫌真 實身分之研判更為精準,加速執法人員理解及相關運用。 ( 三) 擴散科研成果 隨著科技進步及社會需求,學術研究被期待向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傳播,所產生 的科研成果擴散一方面促進知識的共享與應用,另一方面能推動產業創新及社會進 步。科研成果的擴散亦是促進跨領域合作的關鍵,透過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催生 新的研究方向與創新解決方案。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連結跨域攜手展現創新科研價值,112 年核定667 件相 關產學合作計畫,吸引企業投入7.19 億元,提升學研機構研發成果管理運用及推 廣機制,成功將研發成果技術移轉398 件、衍生技轉收入4.03 億元,亦協助學界 多元化跨域應用研究成果。另攜手產學共同布局多元基礎科研及國家重點產業領域 科技,透過擴大產業參與,籌組產學技術聯盟、智慧醫療產學聯盟、運動科技產學 合作等合作模式,提供廠商所需之關鍵技術,將學界核心能量廣泛擴散至產業界, 提升企業技術水平與競爭能量。 經濟部整合產、學、研能量投入前瞻技術研發,透過智財權應用、技術授權及 產業化推動等多元方式,加速推動科技專案成果擴散與產業化,協助企業突破技術 瓶頸。例如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提供多元化計量技術及專利運用,擴散產業服務 效益及提升產業技術競爭力,完成產業量測技術應用升級計46 案,並將研發之量 測技術持續導入我國半導體及智慧機械等產業,協助解決量測問題。另建立並維持 30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