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包含半導體、晶片、資安、AI、量子、超導體及腦科技等,持續強化我國前瞻 研發能力。 中央研究院112 年度共發表3,873 篇國內外論文,其中有2,305 篇國際重 要學術期刊論文被Web of Science 收錄;另依據ESI 資料庫統計世界各學術 機構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 統計至112 年12 月31 日),在其收錄的22 個領域 中,中研院有17 個領域之期刊論文被引用次數進入該領域前1%,分別為:物 理學、太空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化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生物學與 生化學、地球科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與生態學、神經科學與行為醫學、工 程學、藥理與毒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電腦科學及社會科學,顯示中研院 在此17 個領域有數量較多或影響力較高之論文產出。 農業部發表國內外期刊、研討會及專書論文共2,242 篇,奠定國內農業科 學研究之良好基礎。經濟部則發表1,123 篇論文,主要展現離岸風電、地質科 技、水利發展、綠能產業等不同領域相關研究之成果,增進學術交流與技術創 新,促進產官學研交流,提升國際曝光度。 2. 重要科研突破 在量子科技方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攜手經濟部及中央研究院,整合 產、官、學、研等成立量子國家隊,致力於研發包括「量子通訊」等技術項目, 歷經1 年半,研發出臺灣第一個量子加密通訊網路,全面提升網路通訊的安全 性,讓臺灣在量子加密通訊技術領域成為領導者。 中央研究院112 年在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均有所突 破,重點成果包括天文研究中搜尋宇宙暗物質的嶄新實驗訊號;開發臺灣宜蘭 地區之區域和場址特定地動預測模型;「MEDS 簽章系統」進入美國國家標準 暨技術研究院後量子簽章系統選拔;發展針對亞熱帶城市共同設計的熱預警系 統;跨領域合作在斑馬魚尾鰭發現「機械波」;發現光呼吸作用在「氮」循環 上的新角色;找出影響氣喘類固醇治療效果的關鍵;人類心肌再生在恆河猴心 肌梗塞治療模式中取得突破;針對臺灣本土政治、社會、經濟與歷史文化,進 行深入研究並出版多本重要學術專書等。 陽明交大團隊與國際頂尖之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BNL) 之實驗團隊共同合作,首度成功解開稀土族超導 體中之「奇異金屬量子臨界糾纏態」形成機制,此一成果有助於解開困擾凝態 2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