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永續- 災害防救 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畫 (II)- 數位創新 交通部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以下稱氣象署) 持續連結智慧城市,拓展與氣象跨域應用交流, 打造氣象加值服務,112 年將前3 期公眾氣象應用服務社會經濟效益之全國問卷成果, 結合地理空間軟體彙整為數據資料庫,完成公眾氣象服務應用推廣行動方案。經公眾氣 象應用服務分析後,針對智慧城市應用可分為交通、防災、節能及健康等4 個面向。 連結智慧城市,打造氣象加值服務 在交通方面,結合天氣資訊與智能CCTV 分析,以監測道路事故及車型狀況,提供 道路管理人員相關資訊,以因應惡劣氣候;在防災方面,透過各類監測站蒐集天氣及環 境資料,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置資料平臺,提供地震、火災( 森林大火)、淹水等資訊,監 控單位可透過警戒通知,提前進行防災及減災作業,或進行疏散撤離規劃;在節能方面, 結合建築設計與氣候,透過供暖、通風或是隔熱等設計,改善居住環境以因應氣候變遷, 同時達到節能效果;在健康方面,將城市氣溫與市民連結,例如當超過設定溫度時,向 市民推播通知( 本項目已實作為健康氣象服務)、運用氣象資訊推估流行病,以及早施打 疫苗或整治環境。 氣象署進一步將氣象資訊擴大至災防救應用,建議新一代劇烈天氣監測系統 (QPEplus),服務範圍增至全臺各縣市政府( 不含離島) 及各級中央政府防救減災相關機 關合計34個,持續模組化系統架構,新增各式劇烈天氣監測產品以應即時掌握天氣情資。 另有建立空白監控表格,可依單位臨時監控需求客製化,迅速提供防災監控服務,目前 實際應用情形,在公路方面,提供各級監控路段與橋梁共105 處監測熱點,配合滾動修 正雨量警戒門檻值,112 年已修正9 次( 圖4-49);在鐵路方面,提供重點監控路段、橋 梁124 處雨量控制,以及全臺243 個車站閃電警示;在航空方面,與民航局合作,提供 機場、航路以及飛航待命區的劇烈天氣資訊( 圖4-50);在港口服務方面,提供即時閃電 監控資訊;在地方縣市政府方面,提供「鄉鎮區劇烈天氣警示」服務,當雷達定量降水 估計達每小時40 毫米以上或對流胞侵襲機率達90%以上,會在網頁上即時展示。未來 將持續提供交通部陸海空等部屬機關及地方縣市政府即時劇烈天氣監測資訊( 圖4-51)。 23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