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韌性永續- 災害防救 氣象雷達災防預警技術提升計畫 交通部 在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尤其短延時與長延時強降雨事 件常導致各級政府與民間應變不及,甚至造成嚴重災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以下稱氣 象署) 近年來精進雷達災防預警技術,致力於精進定量降水即時預警技術,以提升防災 單位早期預警時效,同時強化快速應變之能力。 提供更精準的預報與更早期的預警 氣象署擬透過執行本計畫,建置新一代雙偏極化氣象雷達監測網,擴大延伸雷達網 監測範圍,提升都會區之預報精確度並擴充資料庫效能。同時,透過雙偏極化雷達與雨 滴譜儀觀測研發更精準的雷達定量降水估計技術,提升雷達定量降水估計準確度。透過 雷達資料同化技術,開發將雷達觀測同化進入對流尺度之即時預報系統,延長數值天氣 預報於即時預報之時效。導入新興的大數據資料科學,經由擴充系集預報衍生的多維度 大數據,以雷達資料探勘方法篩選,再以進階系集或統計後處理程序產製最佳化之定量 降水即時預報。最後,透過建置極短期定量降水預報整合平臺,提供即時預報與預警分 析,應用相關技術於作業參考,於颱風或大規模劇烈豪雨期間導入豪大雨特報短延時強 降雨預警、大雷雨即時訊息、定量降水預報與3 小時定量降水即時預報作業程序,提供 更精準的預報與更早期的預警時效。 導入預報系統提供示警服務 112 年完成墾丁及花蓮雷達站雙偏極化系統更新,累積完成本島大範圍S 波段雷達 網全面皆更新為雙偏級化的里程碑,2 個雷達分別於1 月與6 月開始例行性觀測與資料 供應作業,除了提供更多樣化的雷達觀測產品,亦顯著提升雷達觀測資料的品質及定量 降水估計的準確度,可藉以改善極短時定量降雨預報。相關資料已逐步整合至雷達對外 資料供應產線,供各界使用,同時亦導入預報作業系統,提供預報員更高品質的雷達監 測資料,改善劇烈天氣監測與分析效能。 為持續強化山區遊憩安全,112 年度氣象署擴大辦理山區暴雨警示服務,共有10 個 縣市參與,劃設19 處集水區( 圖4-46),並以實際發布資訊進行成效分析,共有117 個 個案。 23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