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第1 個數據回饋案例,讓產業回饋方式有更多彈性、不受限,有助於吸引更多產業 申請案。另外,除持續遵循已建立的12 項檢體處理標準作業流程,以確保各人體生物資 料庫之檢體品質的一致性,本年度進一步規劃評比制度,冀望全面提升目前國內核准設 置的人體生物資料庫的使用效率與管理品質;針對臨床診療共同資料欄位建置流程方面, 已有21 家醫院完成醫療大數據共同資料模式(NBCT CDM) 建構,持續推廣中,以利未 來進行跨院的大型數據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際,本整合平台奉衛福部指示,與各機構共同建立「臺灣新 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研究網及資料庫」後收案,檢體儲放於國衛院人體生物資料庫, 並開放供產學界申請運用,除協助國內生技產業快速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 共5 件, 同時提供食藥署血清檢體以建立國人COVID-19 抗體標準品,以利開發COVID-19 本 土疫苗,成為重要公共財。目前本整合平台仍持續收集COVID-19陽性個案檢體和資訊, 供國內研究使用。累積至112 年底,合計收集1,151 件COVID-19 病患血液檢體,包 含1,119 件陽性以及32 件陰性個案檢體;已受理32 件學術界及14 件產業界申請案, 並完成39 件申請案之出庫;同步建立COVID-19 基因醫療數據庫,包含250 例完整全 基因定序(WGS)、RNA expression by microarray 和醫療數據的COVID-19 基因 醫療數據庫,已有5 個數據申請案,有效提升檢體的附加價值。 精準醫療是未來醫療產業的主要趨勢,人體生物資料庫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可 以用於精準醫療的研究和實踐。醫療數據除能有助於釐清疾病的致病機轉、醫療行為的 個體差異、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等,進而指導精準醫療的應用。本整合平台負責 執行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臺合作示範計畫」( 以下簡稱示範計畫),是 人體生物資料庫結合精準醫療第1 個示範計畫,同時也是衛福部第1 個大型公私協力的 國際合作計畫,目前已與5 家國際藥廠( 臺灣羅氏藥廠、中外製藥、默克、禮來、諾華)、 17 家醫院簽訂合作協議。示範計畫透過跨癌別的全方位基因檢測、智慧化分析,與建立 分子腫瘤委員會(molecular tumor board, MTB),讓醫師據以更精準判斷與決策, 透過合作藥廠的免費贈藥,讓受測患者能獲得最適治療,是患者、醫師與藥廠三贏的策 略。示範計畫收案即將滿2,000 例,除了肺癌604 例外,消化道癌症包含:胰臟癌 445 例,食道癌 291 例,胃癌 349 例,絕大部分是無能力自費使用標靶藥物的弱勢患者,更 遑論接受基因檢測。 由於消化道癌症已發現之藥物標靶十分稀少,藥廠研究投入意願低,臨床試驗少, 再加上基因檢測所費不貲,因此臺灣消化道癌症患者接受基因檢測少,相關基因數據和 用藥效果的資訊亦不足。透過示範計畫所建立的精準醫療數據庫提供了珍貴而龐大的臺 22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