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韌性永續- 淨零轉型 碳循環關鍵技術開發計畫 開發全球新一代固碳PC製造技術與場域實證 經濟部 隨著全球暖化情形日益嚴重,碳排放問題已成為全球面臨的一大挑戰,臺灣以出 口導向為主的產業,將面臨各國實施碳關稅的減碳壓力,因此開發減碳技術勢在必行。 我國為推進2050 淨零排放,國發會已於2023 年3 月公布「臺灣2050 淨零排放路徑 及策略總說明」,其中將「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列為關鍵戰略項目之一。此外,設立 具科學根據之減碳目標對各大企業而言,亦為邁向永續發展的第一步,有鑑於此,碳揭 露專案(CDP)、聯合國全球盟約 (UN Global Compact)、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共同提出「科學基 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提供工具協助企業將其 減碳目標與氣候科學結合。為使國內高碳排企業達成「2050 淨零排放」為目標,經濟 部技術司投入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CCU) 關鍵技術,並透過開發產業所需的二氧化碳 (CO2) 循環再利用的噸級合成先導設計與場域實證技術,提高現有產業的能源和資源有 效利用率,為產業開啟減碳新商機。 建立二氧化碳再利用關鍵觸媒與製程技術,協助國內製造業淨零轉型 面對2050 年淨零排放的挑戰,我國製造業包括石化、鋼鐵、水泥、發電廠面臨很 大的減碳壓力,如果能把二氧化碳捕獲、再利用作為低碳排化學品,不僅達到固碳循環, 更可開創CO2 碳源新商機。因此利用產業製程尾氣所排放的CO2,建立CO2 捕獲及分 離/ 純化技術,並通過建立CO2 再利用轉化為化學品的關鍵觸媒與製程技術,以技術移 轉或工業服務等合作方式,協助業界建立關鍵自主技術及培育相關人才,增進產業研發 能量。此外,CO2 再利用以轉化成中間體- 二烷基碳酸酯(DRC) 為例,可再進一步製成 如:聚碳酸酯(PC) 等高值化學品,應用於車頭燈罩、行李箱、樹脂鏡片、手機外殼等領 域,將可大幅減少CO2 排放量、改善空氣品質,進而降低其產品碳足跡,維持產業外銷 競爭力。 20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