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27 長期監測儀表板,透過查詢介面瞭解特定病蟲害的歷史變化資訊 在生產管理與防治部分,則透過開發與導入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取代化學農藥防治 技術、害蟲天敵飼養技術及物理誘引資材,完成建立草莓、西瓜、芒果、荔枝、蓮霧、 番石榴等12 項作物之有害生物整合管理技術及農藥減量栽培模組,不僅有效防治主要病 蟲害,且農藥使用可較慣行農法減少40%以上。 推動有害生物整合管理防治,共創友善農業環境 臺東縣關山鎮有機水稻栽培區自110 年以來飽受稻黑椿象侵擾所苦,每期作每公頃 損失最高可達8 萬元。農業部自稻黑椿象爆發以來旋即投入有機防治技術研發,於112 年開發出「黑殭菌TDMA01」及「稻黑椿象寄生蜂- 黑卵蜂量產技術」,應用微生物 菌種與生物天敵,成功建立關山鎮有機水稻田區稻黑椿象防治技術,可將害蟲族群減少 95%,降低水稻產量損失40%。產量較111 年第1 期作提高約100 公噸,以每公斤稻穀 收購價36元計算,可增加整體收益約360萬元,大大提升當地農友投入有機栽培的信心, 維護產業永續發展( 圖4-28 (a))。 19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