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前瞻創新- 新農業 智慧農業躍升普及 驅動智農成果擴散,加速產業普及應用 農業部 農業部自推動智慧農業以來,除了積極推動創新研發外,同樣重視將研發成果應用 於產業上,以解決臺灣農業所面臨的重要挑戰。透過智慧農業、數位轉型、農業物聯網 技術相互支援,共同努力實現臺灣智慧農業發展願景。農業部推動創新服務模式及產業 團體參與兩大策略,以加速智農成果落地普及:第一,透過科技服務業者,將政府研發 成果與其技術結合,形成創新服務模式,並推動智慧農業生態系統的形成,提供整合解 決方案,並透過雲端訂閱制度,將成果上架至雲市集農業舘,提供給小農進行直接應用; 第二,藉由農企業、農民團體以及其他產業團體,將智慧農業相關成果導入契作戶或整 體農業系統進行應用。至今全臺已累積建置378 個示範場域,涵蓋農漁畜各領域,促進 投資逾25 億元,增加產值逾21 億元,降低成本逾7 億元,節省工時逾43 萬小時,並 增加農民收益逾2.6 億元。 蟲蟲照妖鏡- 作物病蟲害監測暨預警系統 農業生產經常面臨著栽培環境中病蟲害的威脅,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整年的辛勞付 之一炬。傳統蟲害監測仰賴人工巡視、記錄環境資訊,及辨識黏蟲紙害蟲密度,無法即 時又準確地掌握當天場域中害蟲的變化情況。為解決問題,農業部運用人工智慧影像辨 識及嵌入式系統技術,搭配雲端運算,開發可應用於多種溫室及戶外作物栽培管理之智 慧病蟲害整合管理創新模式,可長期且高效自動地辨識害蟲種類與數量,即時監測作物 蟲害情況及環境資訊,藉以建立害蟲的行為模式及預警系統,供農民即早因應降低生產 風險。本系統已完成商品化「病蟲害監測系統」( 圖4-24),並在「雲市集- 農業館」上 架供農民選購,幫助農民優化田間栽培作業、病蟲害管理及便利上傳產銷履歷系統等。 累計至112 年底已超過59 處農業場域導入近100 臺設備,可提高種植產量約10%,節 省10%工時及肥料成本,並榮獲2022 臺灣精品獎及2023 國家農業科學獎的傑出團隊 獎。此外,亦推動外銷核可蘭園即時針對特定有害生物進行防治,可提高防治精準度及 減少藥劑使用。 19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