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創新- 先進醫學 臨床資料庫與 AI 之跨域開發及加值應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為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自109 年啟動「臨床資料庫與AI 之跨域開發 及加值應用」計畫,以臨床需求出發,利用人工智慧將現有醫療資料加值,開發智慧醫 療器材產品,透過跨部會( 衛生福利部、經濟部、教育部)、產學研醫跨領域的團隊合作, 四年期間已有亞洲大學、長庚醫院、成功大學、臺中榮民總醫院團隊發展之產品技術, 通過衛福部食藥署查驗登記、取得醫療器材軟體(SaMD) 上市許可,亦衍生兩間AI 醫療 新創公司,充分展現臺灣在醫療領域上令人矚目的智慧轉型趨勢。 建立學研醫療AI 技術/ 工具成果商業化模式路徑 本計畫依據主題慎選、技術開發、專利布局、臨床驗證、實際應用等里程碑規劃來 推動,並透過計畫專案辦公室輔導,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智慧醫療器材專案 辦公室合作,協助將團隊開發出之「疾病診斷輔助系統」或「醫療管理系統」醫療AI 技 術或工具往取證及商品化推進。112 年完成5 個醫療AI 應用平臺、促成2 家AI 醫療新 創公司成立、協助中山醫學大學團隊取得醫療器材商資格。本計畫全程累計共有5 項研 發成果完成臨床驗證並取得醫療器材上市許可,包含亞洲大學團隊- 智能心胸比估算系 統,以及長庚醫院團隊- 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心室收縮篩檢軟體、成功大學團隊- 腹部 肌群醫療影像分析軟體以及臺中榮民總醫院團隊- 人工智慧急性腎損傷預測輔助軟體, 並由團隊之商業合作廠商或衍生之新創公司進行推廣。為擴散計畫效益,轉介臺中榮民 總醫院技術移轉對象- 慧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大學新創公司- 巨明生醫股份有限公 司,參加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創新醫療產品市場准入價值推升計畫」徵案,並獲選為 計畫輔導對象,將加速兩團隊研發成果在國內的商業應用,產品取得之醫療經濟效益驗 證資料與結果,可作為申請健保給付或自費資格申請佐證。本計畫建立跨部會合作共促 學研醫療AI 技術/ 工具成果商業化的典範模式路徑,達成加速研發成果落實於臨床場域 實際應用的目標。 18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